贴近观众 传承创新(艺近人和)

发布时间:2024-11-09 20:02:50 来源: sp20241109

  核心阅读

  艺术形式多样化的今天,传统戏曲如何打开市场?本地剧种已经遍地开花,外来剧种如何发扬壮大?观众喜欢“角儿”,年轻演员怎样成长?如何将艺术送到更多群众的身边?让我们走进福建芳华越剧院,去找找答案。

  

  华灯初上,福州烟台山人潮涌动。这里“藏”着一处古色古香的戏台。每周,婉转优美的越剧都会在这里准时唱响。《花中君子·爬堂》《胭脂·慎思》《包公赔情》等经典唱段余音绕梁,演出团队正是福建芳华越剧院青年志愿服务队。

  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养老院……多年来,福建芳华越剧院(原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每年平均开展志愿服务上百场。在一场场志愿服务中,他们将发源于浙江的越剧带入八闽大地,为戏迷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艺术形式多样化的今天,传统戏曲如何打开市场?本地剧种已经遍地开花,外来剧种如何发扬壮大?观众喜欢“角儿”,年轻演员怎样成长?如何将艺术送到更多群众的身边?让我们走进福建芳华越剧院,去找找答案。

  60多年间,芳华人的足迹遍布八闽大地,将越剧的种子播撒在福建的山山水水

  循着丝竹之声,我走进位于烟台山的安澜会馆。一眼便看到那雕梁画栋的古戏台。戏台上,几名越剧演员正甩着水袖,拿捏唱腔。

  小小空间,古韵与新潮碰撞。台下,观众或站或坐,围得水泄不通。

  这是福建芳华越剧院志愿服务的一幕。“无论年龄,不论来处,只要你来,越剧的大门便向你敞开。”参加此次演出的青年演员对我说。

  事实上,对福建芳华越剧院而言,志愿的火种早已埋下。它的诞生,就源于一次志愿服务。

  1946年,“芳华越剧团”在上海成立。创始人尹桂芳是越剧小生流派——“尹派”创始人。因为在《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屈原》剧目中塑造了贾宝玉、张生、罗兰、梁玉书、屈原等角色,尹桂芳红遍了上海滩。1959年,为响应号召,尹桂芳毅然率“芳华”奔赴福建,同行剧团成员连同家属共计83人。芳华越剧团此后改名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60多年间,芳华人的足迹遍布八闽大地,将越剧的种子播撒在福建的山山水水。如今,年轻的芳华人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2016年3月,为更好发挥年轻演员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原先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召集全团35周岁以下的人员组成青年志愿服务队。

  现在的志愿服务队有41人。“别看主体成员只有41人,编制却很齐全,集纳演员、乐团成员、舞美等院内所有部门的青年人才。不仅如此,只要志愿服务对象有需要,青年志愿服务队就能够协调全院人员参与,甚至是梅花奖得主。”“芳华青年文明号”号长张海燕介绍,“全院100多人,实际都是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支撑。”

  有了专门的志愿组织,芳华人开始有计划、更频繁地开展志愿服务。与需要上百人的大型舞台演出不同,每一次志愿服务前,青年志愿服务队都会提前考察场地,按需组成10—20人的志愿小分队,既不耽误日常演出,又能保证服务效果。

  2023年9月,福建芳华越剧院青年志愿服务队获评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为群众送去喜闻乐见的表演,青年传承人和越剧都在成长

  闽剧、梨园戏、南音、木偶戏……在福建,这些地方剧种都有自己的戏迷。芳华人来到福建之前,这里几乎没有越剧的土壤。

  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人们对越剧这一外来剧种并不看好。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芳华人在福建扎下了根。多年来不仅获得各种奖项,还走出了王君安、李敏、陈丽宇、郑全等一批知名越剧艺术家,培养出4位梅花奖得主。

  “艺术的本质是美,而美是没有边界的。”这是在芳华人中流传已久的一句话。把越剧的美传播出去,志愿服务就成了打开市场的关键一招。从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进校园等志愿服务做起,芳华人逐渐在福建这样一个地方剧种遍地开花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观众成了戏迷,越剧有了市场,演员也获得了成长。“谁能想到,戏台上拱手而立的俊俏小生,竟是一名00后姑娘!”一名福州观众在看完当晚的表演后,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两年前,浙江姑娘邢碧尔从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毕业后加入芳华。从进团之日起,志愿活动便成了她的必修课。岁末年关,从厦门到三明,再回到福州,安澜会馆这一场已经是她本周的第三场演出。

  “年轻演员登台机会少,志愿服务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锤炼本领,积累经验。”邢碧尔说,正是在一场场志愿服务中,年轻演员练就“功夫在身,随时上场”的本领。

  不仅是演员,越剧也在丰富发展。“志愿活动打破了传统戏剧表演中舞台的限制,演员得以直接接收观众反馈,从而改进表演。”青年演员汤婉莹对此感受深切,“为群众送去喜闻乐见的表演的同时,我们和越剧都在成长。”

  志愿服务的场地在哪里,哪里就是芳华人的舞台

  地铁站、校园、公园、社区食堂,志愿服务的场地在哪里,哪里就是芳华人的舞台。“传统的舞台边界被打破,表演形式更贴近观众、贴近人民。”汤婉莹说。

  结合志愿服务要求,福建芳华越剧院青年志愿服务队还根据公益宣传教育热点,创新编排出一个个主题小戏。近年来,随着主题志愿服务的开展,《万婴之母》《包公泪》《江姐》等一批符合时代主题、有教育意义的剧目与观众见面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还“玩”起了跨界。一出《红楼梦·读西厢》的经典折子戏,让闽剧和越剧实现了跨界融合。舞台上,男小生来自福州闽剧院,女花旦则来自福建芳华越剧院。台下,不少观众直呼“大开眼界、大饱眼福”。2024年元旦,“芳华里”文化集市开业了。观众看戏前,到集市与演员互动,体验一把“越剧装”,淘一些戏剧文创产品,让传统越剧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拓展主题、变换形式、跨界尝试……“‘变化’之外,什么是福建芳华越剧院‘不变’的内核?”我好奇地问。院长郑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领我走进一场演出。这是一场《盘妻索妻》的经典折子戏。

  “娘子……”四周静默。台上,邢碧尔一声清唱,婉转悠长。台下,观众闭着眼睛,侧耳细细品咂。起腔结束,掌声响起。

  “就是这个味道!尹派越剧,最独特的就是起腔。”现场一名老戏迷告诉我,“深沉婉转,清丽高雅,缠绵柔和,再多的形容词都不足以概括现场的感受,尹派越剧艺术,就蕴藏在一句句唱腔与一个个肢体动作里。”

  形式在变,可始终不变的,是尹派越剧那一种独特的味道。2008年,“越剧(尹派)”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2年,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被确立为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在郑全看来,正是在一次次志愿服务的积累中,福建芳华越剧院不断壮大,演员获得成长。尹派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多,迎来了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8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