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与应用“一键相连”(现场评论)

发布时间:2024-11-24 20:04:23 来源: sp20241124

  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实现科研与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能释放更多创新红利

  

  “2023年8月,我们把一个研发需求上传到科创供应链平台上,没想到几天后就有很多高校来对接,我们最终选择了湖北工业大学创新团队。”当记者问到钠离子电池如何落地量产时,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介绍。在储能产业新赛道上,该公司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需求,迅速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相关产品量产。

  湖北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研实力雄厚。如何让科研与应用“一键相连”,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一道“攻坚题”。2023年6月开始建设的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建立起“企业出题、高校院所响应、以需定研、智能匹配”的技术研发合作新模式。不到一年,该平台已推进11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技术合作。

  对接创新供需,搭建平台可提升效率。以前,企业需要点对点寻找创新资源,周期较长。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使用后,可智能匹配信息,实现供需对接“一键撮合”,大大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匹配效率。让科创平台好用管用实用,关键在于信息共享与精准对接。这就需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的数据资源,汇集技术、人才、金融、政策等创新要素。

  推动创新攻坚,必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近年来,湖北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中,近八成由企业“出题”;陆续建成的10家湖北实验室,企业也可以成为牵头单位。企业离生产一线更近,离市场需求更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骐骥一跃”。

  今天的科技创新,往往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不能闭门造车。而且,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可能存在科研人员做不到、制造企业不愿做的环节。湖北打造集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科技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联合体,推动跨单位的联合攻关,形成的微胶囊技术等成果打破国外垄断。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实现科研与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能释放更多创新红利。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尽其才,创新链产业链才会活力涌动。在不断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前段时间,《湖北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工作指引》印发,允许以兼职、离岗、挂职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就人事关系、报酬、社保等出台规定,帮科技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创造更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环境,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将更好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双向奔赴”、联合创新。

  经过多年努力,湖北省科研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2023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比上年增长57.93%。如今,山西的化工冶金、安徽的汽车、江西的航空、河南的盾构、湖北的电子、湖南的重工……纵观中部地区,创新发展要素加快集聚,形成一张张闪亮名片。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中部崛起的动能必将更为澎湃。

  (作者为本报湖北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9日 05 版)

(责编:白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