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互鉴 增进相互理解

发布时间:2024-12-15 15:44:13 来源: sp20241215

  2023年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与会嘉宾体验非遗拓印技艺。   刘 驰摄

  2024年3月20日,在江苏南通市崇川区“文化崇川 游我所爱”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卢旺达等国家的学生现场了解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图③

  图④

  图⑤

  2023年9月17日,在科威特哈瓦利省的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学习汉语的孩子们与熊猫玩具合影。   阿萨德摄(新华社发)

  作为文化沟通的使者,汉学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几位汉学家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立足中国发展实践,体现了中国智慧。未来,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增进各国理解、友谊与合作作出贡献。

 

  德国汉学家马丁·威斯勒

  “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我一辈子的使命”

  本报记者  刘仲华

  “文学翻译是增进文明间交流理解非常好的途径。通过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外国读者可以借助中国作家的视野深入了解中国。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我一辈子的使命。”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欧盟让·莫内卓越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汉学家马丁·威斯勒(图③,中文名吴漠汀)对记者回忆起自己的“中国文学之旅”,“1987年读高中时,我在家乡明斯特曾听过一位中国诗人朗诵他的诗歌,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学,从此我就与汉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0年,在德国波鸿大学学习现当代中国文学时,吴漠汀第一次来到中国,1991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本科。“我发现,在中国能看到许多国外知名文学作品的中文版,但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国文学作品的外文译著相对较少。于是,我就着手把一些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和德文。”经过多年努力,他和同事施华慈合作翻译的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一到第三卷于2007至2009年出版,这是《红楼梦》首部完整德文译本。迄今,吴漠汀已翻译了50多部中国文学作品,其中很多是首次被翻译成外国语言。

  作为资深汉学家,吴漠汀曾获得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之友”奖、2024年中国翻译协会“翻译中国外籍翻译家”奖,目前任职于德国维藤/黑尔德克大学,并担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他的组织下,目前,每年有几十位中国文化工作者和外国汉学家定期在欧洲举行研讨会,面对面交流想法。除了学术工作,吴漠汀还担任德中协会会长,该协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展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变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不断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加深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这些年,通过翻译曹雪芹、鲁迅、巴金、钱锺书、王蒙等中国作家的作品,吴漠汀对中国的感情越来越深。他还多次去过北京、上海、成都、长沙等城市,对中国也越来越熟悉,“每次去这些城市都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我已经算半个中国人了。能够见证和亲历中国30多年的发展变化,我感觉自己很幸运。”

  在吴漠汀看来,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鼓励国际文化交流,对汉学家翻译作品、开展研究给予了巨大支持,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交流机会。“在一些研讨会上,我能与中国的知名作家当面交流,直接询问在具体翻译工作中不清楚的地方,这样的机会帮助我提高了翻译质量。”吴漠汀说。

  如今,往返于德中之间进行跨文化交流工作的吴漠汀非常忙碌,有时周一、周二在中国的北京师范大学授课,周四、周五就回到德国的维藤/黑尔德克大学教学。他说:“我几乎每年都到中国工作、交流几个月,有时一年里在中国待的时间比在德国都多。我希望各国学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共同推动汉学研究发展。”

  “我从心底支持全球文明倡议。文明交流互鉴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不同文明应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年的翻译工作让吴漠汀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交流有助于人类理性处理分歧,是各国沟通合作的桥梁。“我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生活,与不同国家的民众交流,也因此变得更加宽容和尊重不同观点的存在。未来的世界是多元发展的世界,各文明应该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相互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化冲突为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吴漠汀表示。

 

  埃及汉学家阿卜杜拉·阿齐兹·哈姆迪

  “我将尽我所能,翻译更多的优秀中文书籍”

  本报记者  黄培昭

  作为阿拉伯世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汉学家,阿卜杜拉·阿齐兹·哈姆迪(图④)不仅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主任,还身兼中国文化译研网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世界汉学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长期以来,阿齐兹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造诣颇深,研究领域涉及文学、历史、外交、社会风俗等,译著近30部,获得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等荣誉。

  1977年,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开设中文系,当年18岁的阿齐兹是首批12名学生之一。1979年,他来到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留学,此后在中国学习工作近20年。“我的中国老师治学严谨,对我和其他留学生关怀备至,他们真诚善良的品质和认真负责的精神让我一生受益。”阿齐兹回忆说,“我的第一部译著《日出》出版发行后,导师李润新教授非常高兴,想办法联系到了曹禺先生,让我有机会与曹禺先生交谈了2个多小时。曹禺先生对我这个当时初出茅庐的年轻译者给予了热情的鼓励,这是让我铭记终身的经历。”

  谈起自己与中国的故事,阿齐兹思绪万千。“我第一次到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40多年来,我亲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切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让更多阿拉伯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介绍给阿拉伯世界,阿齐兹撰写了《中国的尝试》等专著,翻译、编著了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文学作品和论文。

  如今,阿齐兹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着有关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这一过程中,他对中国的了解、对翻译事业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只有通晓中国历史和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当下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智慧,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比如在翻译《中国文化要略》的过程中,我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对中国文化传承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这激励我继续翻译了《论语》《老子》等经典著作。”在阿齐兹看来,通过这些著作,外国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道德价值观。“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帮助更多人对中国有更加立体、鲜活的认识,促进民心相通和互学互鉴。”

  阿齐兹表示,近年来,中国为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在他眼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重要倡议,强调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各国间的交流合作。“在埃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让当地人有了更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文学联盟等交流活动,为各国汉学家、翻译家互相学习、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阿齐兹说。

  去年7月,阿齐兹到访北京,参加了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这是一场开拓视野、增进友谊的文化交流盛会。会上,大家分享观点,交流见解,阐明文明交流互鉴之道。未来,我将尽我所能,翻译更多的优秀中文书籍,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为增进中外友谊与合作贡献一份力量。”阿齐兹表示。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

  “让葡语读者看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多元包容”

  本报记者  时元皓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图⑤)时常被人问起他的中文名字“沈友友”的由来。“在中国的小篆中,‘友’是两只手,十分形象;在古文中,志向相同的人为‘友’。”沈友友坦言,自己最初并没有完全领悟名字的内涵,只觉得“友友”表示“双倍的友好”,在不断学习中文、研读典籍的过程中才渐渐明白其中深意。

  正如“友友”二字之意,沈友友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就是担任巴中两国的友好使者、架起沟通不同文化的友谊桥梁。2005年,沈友友来到中国,在巴西驻华使馆工作了近8年时间。此间,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得以认真学习古代汉语、仔细研读中国古代典籍。

  沈友友爱书。从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到琉璃厂文化街,大大小小藏有古书的书店,都有他“淘宝”的身影。十三经、诸子百家经典、古代诗集……四处淘来的书把他当时的家中堆得“书满为患”。沈友友回忆,自己在家里的活动空间还没有书的“居住”空间大。

  “我在巴西接受过多语言、多专业教育,而后在中国接受了严谨规范的语言和文化研究培养,又长期在中国居住,不仅亲身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还能用葡语、以巴西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向外国读者介绍并解释中国文化。”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后,沈友友希望通过译著与巴西等葡语国家读者建立交流,全面客观地展示中国文化,“让葡语读者看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多元包容,并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

  自2010年起,沈友友开始翻译中国古代典籍。《论语》是沈友友开始学习古代汉语的教材,其葡文译本《论语·葡语解义》则是他翻译的第一部中文典籍,目前在巴西和葡萄牙已发行多个版本,销量超过20万册。该译本不仅仅有对原著的翻译,更有译者结合原著特点及作品时代性、思想性等因素,根据专家学者的注释对《论语》进行的阐释。在沈友友看来,中国典籍需要结合外国读者的实际认知来阐释,这是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沈友友于2013年开始定居澳门,此后时常在中国各地旅行或参加活动。2022年10月,受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之邀,沈友友参加了在浙江举办的“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并访问了鲁迅的故乡绍兴。当时,他刚好在翻译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这让他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他的作品《呐喊演绎——一个戏剧化的翻译》将在巴西出版,他希望以此为起点,向更多葡语读者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近年来,中巴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诸多进展,沈友友通过译著等文化形式参与其中,对此深有感触。“如今,在巴西有越来越多研究中国的机构,包括学术界在内的巴西各界对中国的关注度很高。”沈友友表示,两国民间交往发展空间广阔,“期待两国继续加强人文交流,进一步拉紧人民之间的纽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2日 18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