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22:23:54 来源: sp20250101
当前,我国水泥行业正在进入重要调整期,行业产能过剩加剧、需求持续萎缩,面临长周期结构性调整。与2019年相比,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行业利润下跌80%以上。
预计2024年水泥需求仍会下降。市场需求不足、产能总量处于高位,水泥行业亟需解决过剩产能退出的问题。
产能处于历史高位
从供给层面看,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处于历史高位。记者从中国水泥协会获悉,2023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不足60%,山西、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新疆、内蒙古等地产能利用率不足50%。
随着需求进一步降低,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更为突出,产能利用率进一步走低,产能过剩有快速加剧的趋势。“因能效双控、污染双控、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导致产品成本上升,加之行业内卷严重,市场竞争压力大。”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说。
水泥行业长期以来竞争激烈,亏损面不断加大。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20家以水泥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有18家净利润同比负增长,其中6家亏损。
然而,并非所有水泥生产企业都在亏损。值得关注的是,行业领军企业塔牌集团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企业营收逆势上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551.74万元至79862.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至200%。有关专家认为,作为高碳排放行业,近年来,水泥生产企业开始主动出清低效产能,塔牌集团正是如此。在一系列举措下,塔牌集团水泥制造成本同比下降,且降幅大于水泥价格同比降幅,使得盈利水平同比有所改善。这让我们看到水泥行业走出低谷的希望。
加快出清低效产能
当前是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的重要窗口期,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琛分析,造成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受房地产等产业深度下行影响,需求不足,市场萎缩;二是前期投资过热,过剩落后产能退出的同时又新建一批先进产能;三是先进和相对先进的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产能高,利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五把尺子”,依法依规压减产能的效果逐渐递减;四是错峰生产政策、停窑限产策略虽能起到稳价减产作用,延续了部分产能生存空间,但没有从根本上压减产能;五是兼并重组整合市场需要庞大资金支持,水泥行业效益急速下降,资本市场信心不足,难再获得融资支持。
“通过实施错峰生产等常用措施来压缩水泥生产规模,已不能大范围扭转当前供需失衡的局面。”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表示,通过采用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方式,切实有效加速出清行业低效产能和提高产业集中度,调整结构,是保持水泥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未来,水泥生产企业依然要面对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和挑战。专家提出,要发挥大企业集团的主导作用,坚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错峰生产和产能置换,重点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与市场需求下行的主要矛盾;要积极研究探索过剩产能退出的产业政策,鼓励实施股权整合、兼并重组以及大企业间的股权合作,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方联动强化调控
化解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方联动。
孔祥忠认为,只有维护市场供需动态平衡,行业才有增长空间。政府主管部门既要抓投资增长,也要抓存量资产的增益。
当前,水泥生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旺盛,新技术不断涌现。孔祥忠表示,希望主管部门及时制定修订各项技术标准,引导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不断提高入门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孔祥忠建议,对现有的水泥产能置换政策进行及时修改,建立有约束力的碳配额分配机制,长效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琛表示,应采取“政策+市场”的有效措施,让过剩产能有序退出,给化解产能过剩和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留出空间。
化解产能过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调整产能置换政策,严禁任何形式的新增产能水泥项目。各地停止实施已经列入规划的通用水泥新建项目,切实做到产能只减不增。专家认为,对于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比例问题,目前我国通用水泥产能存量项目的容量通过技术改造完全可以消纳当地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不需要新建水泥项目即可达到提供水泥产品和消纳废物平衡。
要筹集产能退出资金。单纯利用提升综合标准门槛和市场化手段降价竞争出清产能的难度很大,相关部门可以在环保、财税、金融、能源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此外,对于行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融资。继续增加错峰生产的刚性约束,为化解产能过剩赢得时间、积蓄力量。
祝君壁
祝君壁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