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何以重塑产业生态?

发布时间:2024-11-23 09:35:20 来源: sp20241123

车主任先生算了一笔账:换了新能源车,每公里电费一两毛钱,成本差不多是油车的五分之一,按一年跑1万公里算,能省4、5千块钱的油费。

一个小“账本”背后,新能源汽车正在从“新势力”变成“新潮流”。统计显示,今年4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超过50%,比相关规划目标提前了11年。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建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

近日,人民网记者从技术、需求、产业链三个维度入手,一窥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创新发展“秘诀”。

10万名研发人员“创”出竞争力

刀片电池,是一种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因其单体电池外形类似“刀片”而得名。

比亚迪刀片电池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比亚迪刀片电池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多出了40%左右的空间利用。”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介绍,刀片电池不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还通过结构创新实现了电池直接安装到汽车底盘,大幅度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系统安全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行业内电池的安全和长续航不可兼得。比亚迪在坚持磷酸铁锂电池本征材料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年的技术攻关,在2020年3月成功研制出刀片电池。

在技术执念推动之下,刀片电池被打造为王牌产品。

“技术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

从刀片电池、DM技术,再到易四方技术平台、云辇系统、璇玑架构……这些引人注目的创新性技术,成为这家车企不断前行的“新动能”。

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超10万名研发人员,建立了11个技术研究院。

坚持算好“技术账”,拓宽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自主品牌在海外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上半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

1172个新场景“测”出新体验

“上车,带你试一下这台即将上市的新车。”

走进重庆渝北区长安科技产业园,道路上随处可见正在接受测试的新能源车。37岁的豆剑是长安汽车软件质量副总工程师,他最近的工作是测试长安启源E07型号的新车。

“小安您好!打开座椅通风,导航到五里店。”刚落座,豆剑便熟练地发出指令,操作控制车内的智能系统,弯道、陡坡、不同方位停车……园区内外有丰富的场景和路况,以对车辆生活化使用进行测试。

豆剑正在对即将上市的新车做测试。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豆剑正在对即将上市的新车做测试。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新的车型生产出来后,一般需要经过8至10个月的反复测试,才会面向市场和用户。”从油车到油改电车,再到新能源汽车,十几年来,豆剑测试汽车的里程已超过12万公里。

如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日益增长,对功能的要求更加多元,豆剑试车工作也愈发繁忙。测试项目由最初寥寥数个增加至如今的28个一级测试,145个二级测试。测试场景从322个增加到1172个,涵盖对外放电、车内露营并开空调、车对车充电、手机无线快充、车内K歌等。

“这些新增场景,都是新能源车企之间比拼出来的。”豆剑笑言。

新场景、新功能在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让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

“问题只能反馈给公司,不能留给用户。”这是引领豆剑和他团队一路向前的初心。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新能源汽车,发掘更多用户新需求,豆剑在2020年开始成为某视频平台的一名“试车博主”,目前粉丝数量已将近6万。

8月2日,长安启源公布了最新的交付数据:7月交付12445辆,今年1至7月累计交付85413辆,实现连续交付破万。据悉,到2030年,长安汽车还将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余人的科技创新团队,在智能化、新能源、前瞻科技等领域持续布局发力。

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的天然指挥棒和风向标。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海外观众流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台,想要一探消费者青睐背后的“玄机”,一时成为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持续投入时间、成本,不断提升广大用户出行的体验,这本“账”车企算得很明白。

超90%本地化率“链”就生态圈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聚“链”成群。上下游中小企业借势腾飞,既依托生态成长,也成为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依托于产业链之“全”,我国主流新能源车企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0%,部分企业超过95%。

在位于浙江宁波的领克汽车余姚工厂,每72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三公里外,麦格纳座椅公司生产的汽车座椅,几小时后将直接送达领克的总装车间。

领克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中意宁波生态园以来,已吸引了17家汽车配套企业相继入驻。

“以前,整车座椅每月产量大概4000台,现在已增至近万台。”2018年入驻园区时,麦格纳还是一家百余人规模的小企业,如今员工规模已翻了两倍。算起这本“成长账”,工厂副总经理黄飞难掩笑意。

目前,浙江余姚已经初步形成集整车、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系统、车载光学设备等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基础,上下游企业正加速汇聚。

依托产业生态,“小巨人”正茁壮成长。

“今年1-6月,LS系列电容器卷绕机销量是去年同期的1.5倍。”

在位于江苏常州新北区的晟威机电,总经理余晟武向记者“晒出”他们的成果。

自动电容器卷绕机,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装备。在这个细分市场,晟威机电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三。

晟威机电的薄膜电容器卷绕机 人民网 郜超摄

晟威机电的薄膜电容器卷绕机。人民网 郜超摄

“卷绕速度提高了20%,所以能打动客户。”在余晟武看来,通过加大研发等投入,深度嵌入价值链,进而换来更多订单,这本账“不亏”。(实习生赵鑫、施高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系列报道】

小账本里看发展 | “小包裹”撬动全球大市场

(责编:王震、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