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20:38:35 来源: sp20241124
毕业生眼中合格的招聘简章什么样
“在企业招聘简章中清晰地知道岗位内容,才能确定是否适合自己”
当下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阶段。大学生在入职前对于岗位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企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客观介绍岗位信息并对大学生的求职困惑做好交流反馈,能有效推动高质量就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应届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他们眼中,一份合格的招聘简章,首先是福利待遇不浮夸(66.3%),其次是岗位培养计划实事求是(60.3%),再次是人才需求明确具体(57.2%)。
受访大学生期待:企业充分说明招聘各环节的时间节点
去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张铭,现在在一家律所工作。他结合自己的专业谈到,专业细分了不同的业务领域,比如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区别很大,在律师实际业务中还会分诉讼、非诉讼,非诉讼又会分各种案件,不同的律师团队都有各自深耕和专精的领域。“我希望在企业招聘简章中清晰地知道岗位内容,这样才能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学科背景是否对口、个人是否感兴趣。”
张铭介绍,很多同学在求职阶段都会建立一个Excel表格,标明每家单位的求职进度。“比如第一份简历已到了回复阶段,第二份简历结束了笔试,第三份简历没有写明,还需要确认。”这种做法能快速梳理时间线条,但在实际中,同学的表格有相当一部分是统计不出来的,“投递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他希望,企业能对各环节的时间节点进行充分说明。
谈及眼中“合格的招聘简章”,“坦诚相见、互相公平选择”是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狄萦丹最大的期待。“我觉得,企业的招聘信息能做到不美化、不夸大、不设坑就好,比如写明‘双休’,那就是大众理解的,每周两天休息日,而不是每个月休两天。再有,加班是否是常态也要写明。”
毕业一年的杨济远,现在在深圳从事软件工程工作。他认为,“详细描述工作内容是招聘的第一位,不能只宽泛地写岗位名称,要具体到岗位的产出要求。其次是人才要求,包括学历、工作年限、性格、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以及业务技能、专业能力。最后,招聘流程要公开透明,比如几轮笔试、面试以及形式和大概的时间安排等。”
“公司招聘人员要在岗思责,大学生咨询时应该坦诚相告,而不能问什么都是‘有可能’。”他说,如果以后跳槽或转岗,会对企业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了解。
在毕业生的眼中,一份合格的招聘简章应该是什么样的?福利待遇不浮夸(66.3%)位列第一,其次是岗位培养计划实事求是(60.3%),其他还有:人才需求明确具体(57.2%),不仅有“你要什么”还有“我能得到什么”(53.3%),岗位介绍应详尽详(49.6%),借助图文视频多形式介绍(19.9%)。
就业指导专家:用人单位要加强宣讲、沟通,对大学生的求职疑惑作出反馈
大四应届毕业生侯晶晶觉得,一份合格的招聘简章应该是“真实”的,岗位的薪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职责、上升空间、专业要求、业务技能等,都应清楚地注明。“比如某个岗位对哪几项技能是刚需,要运用到哪种程度,如果我达不到要求,就不会勉强投递,而且各企业的系统不一样,投递一份简历是很耗费时间的。”
周晴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兼任本科生辅导员。周晴感到,目前很多高校对企业招聘信息是否客观真实,还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目前学校在企业资质、真实安全层面投入许多精力,但招聘信息是否名副其实,更多还是靠学生与企业沟通。提高就业满意度,我认为高校可以在企业招聘这一层面多加关注。”
张铭认为,学校应关注学生就业过程中对企业的评价反馈,对招聘信息与真实情况差距较大的企业进行汇总,作为“企业信用”,对企业来校招聘进行调整,也为大学生做好预警提醒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王霆指出,用人单位要加强宣讲、沟通,对大学生在招聘宣讲、笔试、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节中表现出的疑惑作出反馈,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明白自己“为什么适合这个岗位”“被拒绝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不断调整心态,增强就业能力。
参与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14.3%是专科,75.4%是本科,9.5%是硕士研究生,0.8%是博士研究生。男生占43.8%,女生占56.2%。家乡在一线城市的占32.8%,二线城市的占38.2%,三四线城市的占21.1%,城镇或县城的占5.6%,乡村的占2.3%。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狄萦丹、张铭、周晴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黄子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