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振兴 东北向“新”

发布时间:2024-10-31 12:42:52 来源: sp20241031

  一张图,覆盖1.3亿平方公里。

  9月2日,世界首幅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惊艳亮相。这张地球的高清卫星照片填补了国际空白,其分辨率、时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刻的太空中,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108颗“吉林一号”卫星组成的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为环境保护、林业监管、自然资源调查等众多领域,提供从“天边”到“身边”的世界级精细化遥感应用服务。

  当我们把观察的视角从太空聚焦到中国东北的“三省一区”,这个曾经创造过新中国工业史上千个“第一”的老工业基地,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方向愈加清晰,动力愈加澎湃。

  2023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16.0%、15.36%、22.9%,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超过20%,增速全部位居全国前列。

  向“高”攀登

  这几个月,沈鼓集团副总工程师姜妍更忙了,办公桌上庞杂的资料快要将她“淹没”。

  5月19日,沈鼓集团拿下了全球最大规模乙烯装置的设计生产订单,该设备最大负荷可达到180万吨/年。这也让沈鼓成为世界上少数几家能够设计制造高端乙烯装置的企业之一。

技术人员在沈鼓生产车间里调整设备参数。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从中国首台套到世界首台套,沈鼓依靠技术创新已成功研制200余种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了核心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我们在不断打破自己创造的‘天花板’。”姜妍说。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东北积累了齐全的工业门类,但“类型全”并不代表“质量高”。当新型工业化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高端化,成为东北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答题。

  0.03毫米,是一根头发丝厚度的四分之一。在黑龙江锦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超薄柔性玻璃盖板加工生产线上,一张张玻璃原材料经过28道工序,被制成厚度仅为0.03毫米的超薄柔性玻璃。当记者打开手机的折叠屏给生产线拍照时,并没有意识到,手中这块折叠屏的玻璃盖板就来自眼前的生产线。

  “手机厂商对折叠屏玻璃盖板的需求特别大,整条生产线的工期已经排到几个月之后了。”生产总监张浩鹏说。

黑龙江锦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玻璃盖板。人民网 尚城摄

  就在几年前,这种超薄柔性玻璃还是“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张浩鹏介绍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企业加大攻关投入,对各项工艺参数逐一攻破,让柔性玻璃盖板可折叠次数从20万次增加到了100万次,折弯半径从3毫米压缩到了0.5毫米。“现在我们正在向全球领先的0.02毫米厚度发起冲击。”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突破“卡脖子”有时就是0.01毫米的进步。

  把高端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着力点,也是各行各业的共同追求。

  去年底,哈电集团打造的“核电之肺”——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投入商业运行,攻克了多项关键工艺技术和世界级制造难题。

  今年5月,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建造的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顺利出坞,意味着大连造船具备了制造全球最先进的此类船舶能力。

  7月17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款高速内置转向架,400公里的设计时速将助力中国高铁跑出新的“加速度”。

  眼下,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煤制烯烃和配套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10月份建成投产,届时,该项目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

  逐“绿”前行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耗高污染重,曾一度制约东北的发展。在东北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是清晰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在沈阳华晨宝马里达工厂,一辆辆全新的宝马i3电动汽车接连驶出车间。车间旁的草坪上,几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牛背鹭正悠然走过。这里既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在这座面积相当于406个足球场的工厂里,所有的电力均为100%可再生电力,工业废水实现100%循环再利用。2023年,在沈阳生产的宝马汽车平均单车生产耗水量不足1个1.2米见方的鱼缸的容水量。这座工厂里的11000多株树木,7500平方米花园,全部使用回收的雨水浇灌,900平方米的人工湖使用处理后的“循环水”作为水源,滋养一池锦鲤。

  2023年,宝马沈阳里达工厂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3年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成为入选的首家汽车企业。

  节能减排降碳的同时,东北各地用好风光资源,把“绿色”做成产业。

  内蒙古风能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占比超过两成。结合“风光无限”的优势,锚定壮大新能源产业,内蒙古连续两年将“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通辽市科尔沁区的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内,73万平方米铸锻件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一排排白色的钢结构架“落地生根”,不久后,它们将生长成一排排车间厂房。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曲锋增告诉记者,“未来这里将实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全线产品的自主制造。”

  在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袤的草原上,光伏板汇聚成“蓝色海洋”,去年开工建设的100MW复合光伏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替代标准煤5.94万吨。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成为全国第一个新能源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年可发绿电约2300亿千瓦时。

  在吉林,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在黑龙江,大庆供电区的新能源总发电量同比增长6%,“石油之城”向“绿能之城”的转型正在加速;在辽宁,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累计上网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植树造林约69万公顷……“追风逐日”,“氢”装上阵,老工业基地正呈现更多“绿色新风景”。

  拥抱“数”“智”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入东北产业升级的历程,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强安全保障,也让这片黑土地迈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步”,竞逐未来。

  穿好防护服,戴好帽子和口罩,经过一番细致的消毒后,记者走进了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药品生产车间,眼前的巨大发酵罐体和交错密布的管道内,装着金赛药业的拳头产品——生长激素。

  “如今的发酵系统不仅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还可以监控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能大幅提高单批产量。”金赛药业公共事务总监林伟介绍说。

  对于制药行业而言,快速精准的药物研发是“刚需”。在金赛,智能化技术已经应用于生物计算的各个环节。研发实验室里,林伟指着专为科研人员设计的文献挖掘平台介绍道,“借助AI阅读能力和知识图谱,研究人员可以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缩短实验周期。”

  离开明亮的实验室,记者来到“黑灯工厂”。

  “我们生产区平常都不用开灯。”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涂镀分厂彩涂工区工人陶建达的一句话,让智慧工厂具象化起来。

  年产能30万吨,3万多平方米的工区,看不到一个工人,这是鞍钢股份打造的第一家“黑灯工厂”。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彩涂工区实现了所有生产、搬运、储存、检测环节均由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人按照系统指令自行完成。“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钢目前已实施400余个数字化智能化项目。预计到2025年,鞍钢将建成超百条智能化产线、6家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主要产线自控化率达到100%。

  当科技照进现实,东北这片老工业基地迎来深刻变革。

  今天,辽宁已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222个、智能工厂115个;根据《吉林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吉林将用3年时间,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改数转”示范项目,建成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9个、数字化车间316个,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

  抢抓机遇,久久为功,变在深处,向新跨越。“新”潮澎湃的东北大地上,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正在白山黑水间徐徐展开。

  (那其灼、白建平、谢龙、方圆、孝媛、刘泽、张聿修、苗阳、李睿、关思聪、韩婷澎、刘婷)

  人民网联合报道组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