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生

发布时间:2024-11-18 21:21:34 来源: sp20241118

  清晨,太阳慢慢地从东边爬上天空。

  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洋溢着朝气。上班的人群,从车水马龙的北京西直门外大街,汇入崭新的金科新区——曾经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动批”,如今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而在与北京一河之隔的河北省永清县,不到5点,张新环就醒了,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自打20年前在“动批”开始卖服装,她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走进位于云裳国际服装城一楼的自家店铺,理货、上架新品、查看订单……张新环一刻不得闲。墙上、货架上,一件件新中式女装,十分打眼。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张新环离开“动批”快10年了。

  今年元旦,她带着孩子到北京动物园游玩,情不自禁走到昔日的“动批”一带。看着整洁的马路、气派的楼宇,她自言自语:“‘动批’大变样了!”

  2014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间,这一重大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0年间,一幅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

  “动批”疏解,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标志性项目,成为这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0年前的那个春天

  上世纪80年代,“动批”应运而生。到2013年,北京动物园周边已有12家服装批发市场,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摊位1.3万多个,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动批”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服装批发集散地。

  1998年,张新环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先是卖蔬菜水果,后在“动批”老天乐市场当起了导购。

  “这样替别人吆喝,还不如自个儿干!”说干就干,她拿出全部积蓄,又借了点钱,租了一个4平方米的档口。

  那时候,张新环没少吃苦,可钱没少挣。张新环记得清楚,那些年,靠着“动批”,几乎干啥都挣钱。

  丰富生活,繁荣经济,“动批”一度功不可没。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人多、车多、货多,环境脏乱、交通拥堵、治安事件频发、消防隐患等问题,成了西城区乃至北京市的一块“心病”。

  “动批”成为当时北京“大城市病”的一个缩影……

  种种问题,在10年前的那个春天,有了答案。

  2014年早春时节,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举旗定向: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要求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总书记的讲话,为首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破解核心区的发展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一次,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处理好进与退、留与疏、舍与得的关系,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哪些是非首都核心功能?”

  “比如‘动批’这一类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占用资源多、劳动密集型,不符合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不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

  ……

  那段时间,会议、讨论、调研在北京市、在西城区密集展开、有序推进。围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疏解‘动批’的底气。现在,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在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那间临时办公室里,指挥部的同志满怀信心。

  “千难万难,我们一定要‘啃’下‘动批’疏解这块‘硬骨头’,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时任指挥部总指挥孙硕与副总指挥李玉庆为大家加油鼓劲。

  “动批”疏解,按下了启动键。

  “牵牛要牵牛鼻子”

  疏解,说白了就是做减量。减量发展,这是西城区党员干部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

  问题的答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学习使西城区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突破,探索形成以“规模约束、功能优化、空间提升”为鲜明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正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功成必定有我”。

  疏解从哪里入手?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市场,重点在“市”。有党员干部提出,“市”的关键在商户,不妨先从做商户工作入手。

  2015年的春天到了。“动批”商户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

  不到一个月,“动批”的户外牌匾、标识、广告等全部被拆除,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相当于12个篮球场。

  整顿“僵尸车”、治理“黑物流”、取缔“地下旅馆”……多个部门联合,打出一套“组合拳”。

  可真的动起来,难题一个接着一个。

  市场疏解,涉及产权方、市场方和商户。有的是产权方把地租给市场方,市场方拿钱盖楼,然后把档口租给商户,商户又层层转租,多的倒手六七回。如此复杂的关系,如同一个又一个“扣”。

  更难的是,产权单位中有央企、市属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竟没有一栋楼的产权属于西城区。

  “扣”该怎样解?从学习思考中找出路。

  就在指挥部同志犯愁时,当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思路触动了大家。疏解工作能否借鉴这种办法,来个“一楼一策”?

  一个创造性的举措就这样付诸实施。

  万容天地市场原是北京建筑大学科贸楼二期项目,由学校提供土地,市场方出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市场方享有20年使用权、经营权,20年后建筑物无偿归还学校。

  疏解时,摆在北建大面前的有三个方案:一是学校筹措疏解资金,把整栋楼全部拿下;二是学校留两层楼,其余交给政府;三是整栋楼由西城区政府购买。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案。

  方案一出,教职工中炸了锅:“什么?那栋楼盖了8年,刚经营3年,就要收回去。这下地没了,楼没了,钱也没了!”

  “‘动批’疏解是北京市重点任务。咱们经济上虽然有损失,但以后周边环境提升了,对学校发展大有好处。”学校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摆事实、讲道理、议未来,大家的思想认识逐渐趋于一致。

  于是,西城区政府在北京市支持下买下了那栋楼,市场疏解需要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产权换疏解”。

  干工作各有各法,贵在得法。8栋楼宇,12个市场,逐个推进。“产权换疏解”“减量平移”“政府引导基金”“税收推动”“股权收购”……“一楼一策”,解开一个个“扣”。

  疏解,关键在人,找到起关键作用的人至关重要。

  聚龙市场负责人高长敏就是一个关键人物。老高何许人?究竟有何能耐?

  说起来,在聚龙市场之前,老高就“搬过两回家”。每回他都是二话不说,不计得失,带头挪地儿。

  “老高,可找到你了!”一天,聚龙市场疏解组组长李云伟急匆匆跑进老高的办公室。

  “别的事都好商量,这事可别打我主意。”听明来意,老高一边摆手,一边算起账。

  老高嘴上没答应,心里却明白,“动批”留不住了,疏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不久,李云伟和老高再次探讨起聚龙市场疏解的事儿。

  “你想不想带头打个样儿?”李云伟问。

  “谁都想做头一个,垫底儿有什么意思?我早想通了。”老高明确表态。

  很快,老高主动做起了商户的工作。

  功到自然成。2015年12月31日,聚龙市场平静闭市。

  “要算个人账,咱是损失了。但瞧瞧这大楼,多气派!人家一张桌子上收的钱,等于咱之前一年交的钱。”如今一走到这一片,老高总会禁不住感慨。“你们找我?上展览路榆树馆百姓生活服务中心。”除了这一摊子买卖,现在他还在内蒙古满洲里从事跨境电商监管服务。

  2017年11月30日,随着东鼎服装批发市场完成“使命”,“动批”12个市场全部闭市。闭市那天,有的商户流泪了。指挥部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刘林也流泪了。大伙儿聚餐后,他忍不住哭了,“憋不住了。泪中有受过的委屈,也有完成任务后的喜悦。”

  “干部的心里是装着咱们商户的”

  2013年底,听说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了,在西城区委统战部工作的刘林立即报了名。

  当时,刘林既担任指挥部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又是天和白马市场疏解组成员,常和商户打交道。

  商户中,刘林和八姐打交道最多,起初让刘林最发怵的也是她。

  八姐,全名王凤惠,因在家中排行第八,许多人都叫她“八姐”。

  正当八姐在天和白马市场买下档口、准备大干一场时,传来了“动批”疏解的消息。那时她还在外地,火急火燎地往北京赶,一大早就去了指挥部。

  “市场关了,我们去哪儿?损失谁来赔?”八姐连珠炮似的发问。

  “这里有两个合同关系,你们和市场、市场和产权方。你们的合同是和市场签的,只能用解除合同的办法来疏解……”刘林耐心地解释。

  说着说着,刘林留意到八姐的眼睛又红又肿,赶忙换了话题:“你眼睛咋回事?”

  八姐长叹一口气:“我愁得一宿没睡觉。”

  “咱们不是千方百计想早点把赔偿拿到手吗?可要是把身体累垮了,那钱还有什么用?”刘林连忙劝八姐。

  提到商户,指挥部的同志们有这样一个共识:“‘动批’商户有的来的时候十八九岁,走的时候四五十岁,青春和汗水都留在了这里。疏解,必须依法保护商户的合法权益,这是底线。”

  他们一直尽可能为商户争取权益,保持与商户的沟通,安抚商户的情绪。“八姐,可一定不能冲动,有事咱们好商量!”刘林苦口婆心地做八姐工作,时不时给八姐打电话,一聊就是近一个小时。

  “人家跟咱非亲非故,凭啥这么关心我,还不是为我好!”八姐渐渐转变了看法,“干部的心里是装着咱们商户的!”

  “做群众工作的关键就一条——将心比心。”疏解过程中,指挥部同志时时记着这4个字。

  他们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西城区是“动批”商户的“娘家”。

  “我们要像嫁闺女那样把‘动批’的商户‘嫁’出去。”

  “迁走只是完成疏解的半个圆,让商户在外面立得住、活得好、有发展,疏解工作才算圆满。”

  早在疏解之初,西城区就着手与天津、河北等地政府进行对接。既然是“嫁闺女”,就要为“闺女”争取更多的保障——到了新市场,租金减免多少?在当地生活,购房有没有优惠?孩子上学的问题怎么解决?他们都得和当地一一谈好才放心。

  天津王兰庄温州国际商贸城、河北沧州明珠商贸城、河北永清云裳小镇……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一个个市场在北京周边“拔节生长”,成了“动批”商户们的落脚点。

  沙荒地“长”出时尚小镇

  区域内,一个地方的疏解,有时需另一个地方的承接。这是大局意识,也是协同发展。

  有眼光的企业家和具有大局意识的河北部分干部,捕捉到了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想不到吧?10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沙荒地!”一见面,云裳小镇总裁赵晓东卖起了关子。

  那是2014年,看到北京新闻,在北京大红门经营了20多年服装市场的浙江温州人卢坚胜,脑海中立即闪过一个念头:一定有大量的服装市场、商户、工厂会被疏解,得赶紧建一个大项目给承接住!

  卢坚胜立马想到了自己的发小、人大硕士毕业的赵晓东。说干就干!卢坚胜和赵晓东等人马不停蹄地考察了20多个地方,把环首都可承接服装行业的点位看了个遍。

  摊开地图:永清距北京60公里,离天津60公里,毗邻规划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台高速贯穿全境。

  就这儿了!2015年,卢坚胜和几个温州老乡联合成立公司,投资建设云裳小镇。永清县委县政府和他们形成共识:这不只是北京服装业一次地理的“迁徙”,更要以疏解为契机,对服装业态进行升级。

  两年后,云裳小镇投入运营。近3800家服装商贸企业和商户先后来到这里,其中就有不少“动批”商户。

  如今,云裳小镇已经打造出从面辅料采购到服装研发设计、个性定制,再到展示、交流、交易的全产业链时尚平台。

  “这是疏解带来的发展机遇。”卢坚胜说。2023年,云裳小镇从“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升级为“示范园区”。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赵晓东笃信这句话,“坚持创意发展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他们服务很贴心,让大家找到家的感觉!”对云裳小镇充满期待的,还有包括张新环在内的商户。

  张新环口中的“他们”,是云裳国际服装城负责人卓彩锋等。张新环忘不了,她第一次尝试直播带货就爆了单,直播间里近1000人下单,卖出近2000件衣服。

  她一下傻了眼:这么多单子,她连电脑都不会用,一个人怎么发货?情急之下,她向卓彩锋“求助”。接到电话,卓彩锋二话不说,和五六个市场管理人员一起配货、出单、打包,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钟。张新环又接着收拾,忙到深夜一两点。

  “美美这些年没少给我传授经验,她是个实在人!”走到“淘金屋”前,卓彩锋停下脚步,朝里张望。“美美”是张新环的小名,市场里的人都这样亲切地称呼她。

  “霞姐,新上的货品不错!”从张新环的“淘金屋”出来,没几步,卓彩锋就走到了“霞姐服饰”店铺前,朝店主热情地打着招呼。

  “都是我自己搭配的!”顺着声音瞧去,一个打扮时尚的女子出现在眼前——她就是霞姐,“动批”老商户、安徽人任翠霞。

  “动批”疏解后,一些商户辗转了几个市场,一时不知道去哪儿好。

  “组团去云裳小镇”微信群里,霞姐连发了几条信息:“我觉得永清挺好,离北京近,交通方便。”“做生意最讲究地段。”

  “霞姐说得有道理!”“一起去,谈个团购价!”群里赞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有200多人和她一起来到云裳小镇。凭北京的营业执照,他们都被免了3年租金。

  19岁,霞姐就到了北京。现在到永清6年了,越来越习惯。她打定主意还要干下去:“盼着精品楼早点建成,周边交通越来越好。服装这一行我没做够,还想接着做!”

  继续南下150公里,就是河北沧州明珠商贸城。一大早,前来拿货的客户已经赶来,曾经的“动批”商户们忙着配货、打包、发快递。当初,得知“动批”要疏解,沧州东塑集团负责人于桂亭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大好机会,一定得千方百计接住!集团立即赴北京招商。一辆辆大巴车载着商户来沧州考察。年近七旬的于桂亭亲自接待,最多一天见了1000多人。一些商户还被邀请到他家里做客,大家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当然,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优惠。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沧州市政府积极和北京西城区政府对接,签订了合作协议。沧州市不断完善商贸城周边的交通、学校等配套,“接纳”北京来的商户。

  曾经的“动批”商户,纷纷走向新的生活……而在北京,他们心里惦记的“动批”,也已“脱胎换骨”。

  “动批”向新而生

  今年6月24日,一则消息快速在北京西城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传开:奇安信集团参与申报的“超大规模多领域融合联邦靶场(鹏城网络靶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本年度网络攻防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也是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入驻企业第一次获此殊荣。

  时光回到2017年年底。“动批”疏解完成后,关于“动批”地区的发展前景,西城区规划了几个方案,最终确定为金融科技方向。

  打开地图可以发现,“动批”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往东南3公里是西城区金融街,往北5公里是海淀区中关村,可实现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的对接。这一产业方向,正符合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

  这当中,两个时间点尤为关键:2018年5月,西城区政府在北京金融街论坛上启动建设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一年后,经国务院批准,该示范区升级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动批”区域,正是金科新区的核心区。

  2020年,神州信息旗下神州数科作为首批企业入驻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这里离金融街、成方街非常近,一旦客户有需求,我们的员工很快就能回应。”神州数科相关负责人马洪杰深有感触。

  随着金科新区相关政策的出台及持续升级,神州数科在房租、税收、项目等方面获得扶持。2022年,神州数科又将企业最核心的研发机构之一——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设立在这里。

  “这里是员工食堂”“这是健身房”……走进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大楼,副总裁杨洪鹏兴致勃勃地讲起企业落户金科新区背后的故事,“原先,这些地方都是一个个挤挤挨挨的服装档口。”

  谁能想象,这里原先是“动批”万容天地市场。疏解后,经过反复协商,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以楼的产权作价入股奇安信集团。

  “投资企业就是投资未来!我们要为有梦想的企业搭舞台!”西城区领导的态度很明确。

  “地处核心区,员工们上下班更方便了;作为一家互联网安全服务供应商,我们离金融机构等目标客户更近了……”杨洪鹏一项项数着“安家”金科新区给企业带来的红利。

  对于西城区来说,更需要有这些科技企业来此扎根、开枝散叶,培养产业氛围,促进经济增长。

  初次来到金科新区的人们,有两处必打卡之地。

  一处是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二层的平台。对面,今年年初刚完成改造的“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大楼矗立在蓝天下,“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栋从外到内焕然一新的甲级写字楼,原是“动批”世纪天乐市场。

  另一处是位于楼内二层的那条150米长的“星河长廊”。长廊尽头,一处名为“白泽迎溯”的创意雕塑,吸引着人们的目光:1000个密密麻麻叠放的衣架和2000个焊点,是向曾经在这栋楼中打拼过、奋斗过的3000余家“动批”商户致敬;整体勾勒出的中国古代神话瑞兽“白泽”造型,寓意着未来这里将吸引更多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加盟。

  站在雕塑旁回望长廊,但见一长排窗口如一卷展开的长长的胶片,留存一帧帧时光的画面——

  在过去的10年间,经过区域性批发市场腾退、城市更新、产业升级三者统筹推进,“动批”书写了壮士断腕、涅槃重生的华章;如今,国内第一个以金融科技为主产业的示范区,第一个探索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机制的园区,唯一一个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演绎着精彩的“大戏”。

  常有国内企业和外国商团到这里考察参观。每次,这里都有新变化。前不久,又有考察团慕名而来。面对客人,工作人员自豪地说出一连串数字:“根据最新统计,金科新区新引入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182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100亿元,2023年形成三级税收近20亿元,是‘动批’疏解前的20多倍……”

  一缕阳光吸引人们将目光投向远方。楼外开阔地带,一根高高的立柱上,6个大字格外醒目——“时代向新而生”。

  不知是谁脱口而出:“阳光为新而歌。”

  (转载自2024年8月28日《人民日报》18、19版,文章有删节)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