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经济观察】做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必答题

发布时间:2024-12-28 02:21:05 来源: sp20241228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作为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多个试点地区实践后,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积累了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推广的经验,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可行性。

  从曾经的“两张皮”到如今的“一体化”,我国外贸企业正面临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新机遇。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等5个方面提出了18条措施,进一步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把时间轴拉长看,早在2021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目标。此后,商务部等14个部门还明确了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为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

  中央文件反复提及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凸显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而从“促进”到“加快”的文件措辞中不难看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既有紧迫性也有可行性。近年来,在疲弱的外部需求和逆全球化的扰动冲击下,我国外贸发展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多,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来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任务十分紧迫。同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作为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多个试点地区实践后,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积累了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推广的经验,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可行性。

  从国际经验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对接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内外贸企业经营指向相对分割,“重外轻内”的特征较为明显。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人民群众的收入及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越来越多外贸企业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开始加快国内市场布局。对于大多数外贸企业来说,内外贸一体化的实现,将有助于减少贸易壁垒和贸易成本,可以更加顺畅地在两个市场之间切换,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外贸订单和市场份额的稳定,提升中国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对于我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同样意义重大。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通过“同线同标同质”,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与国际市场同样品质标准的商品,这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商品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内需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同线同标同质”也有利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当消费者在商品及服务上有更多选择权时,消费愿望就可以更好地被激发出来,总体看将有助于我国内需潜力的释放。

  虽然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多赢之举,但加快推进内外贸融合的各项任务仍很艰巨,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去突破。比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尚不够强,内外贸融合发展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再如,很多外贸企业在转向国内市场时,往往在渠道建设、人才储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标准、认证、监管等领域衔接存在较大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制约。

  这些不足、不同之处,恰恰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所在。做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必答题”,要通过更大力度的制度创新,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消除内外贸一体化道路上的隐性壁垒,打破封闭的地区小循环和地方保护,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让商品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为内外贸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顾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