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互联互通 实现互利共赢

发布时间:2024-11-23 20:40:04 来源: sp20241123

  明确发展定位  加快新区建设

  甘肃省兰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蔡晓红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力构建“一区、两港、一通道”开放平台,持续拓展开放通道、培育开放产业、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开放环境,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加速形成。

  兰州新区构建“综合保税区、国际空港、国际陆港、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加速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兰州新区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多式联运中心和物流集散枢纽初具雏形。坚持以建设国内大循环的西部“加油站”、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接点”为目标,坚定走好“科技+金融+产业+外贸”发展新路子,探索“平台+通道+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形成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业态,兰州新区已成为甘肃省对外贸易的有力支撑。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兰州新区与德国北威州博特罗普市建立友好关系,新区企业在阿联酋、巴基斯坦等国家设立海外仓境外营销网点18个,越来越多的兰州新区元素走出国门、走向全球。

  未来,兰州新区将加快培育国际化产业集群、持续扩大外向型经济规模、不断增强国际化城市功能,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国际化新区。

  

  开展科研攻关  助力健康生活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轶鹏

  伊利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不断扩大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共促开放合作。伊利全球合作伙伴达2000多家,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伊利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日益密切。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进行广泛布局,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在国内,打造了多个现代化奶产业集群,构建起“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共创发展引擎。伊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推动乳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欧洲,伊利联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在大洋洲,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签署协议,成立伊利大洋洲创新中心。目前,伊利已在国内外建设15个创新中心,面向全球前沿健康课题开展科研攻关。

  共赴绿色未来。伊利不断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推进产业链绿色转型,积极建设“绿智能牧场”,实现源头减碳,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发起“可持续发展企业行动倡议”,与88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成立“零碳联盟”,助力打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优势转化  聚力共同发展

  湖北省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何  伟

  湖北武汉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去年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城市发展站上新的起点。

  武汉坚持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助力合作共赢。武汉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约130万名大学生、15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中国光谷”蜚声海内外,在武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10家。武汉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从渠道、服务等方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发展。

  武汉坚持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助力互联互通。武汉累计开行中欧班列4000多列,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和地区,阳逻国际港近洋航线直抵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武汉坚持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助力可持续发展。武汉166个湖泊星罗棋布,湿地面积占市域面积的18.9%;两江四岸江滩公园长达80.7公里,东湖绿道105公里全线贯通,国际湿地大会、中国碳市场大会、首届“两湖对话”等在武汉举办,山水林城相得益彰。

  

  讲好企业故事  实现共赢多赢

  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童继生

  东方国际集团在五大洲27个国家拥有96个企业和业务机构,拥有6万多名外籍员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方国际集团坚持讲好中国企业的发展故事、创新故事,走稳走好“全球布局、跨国经营”之路,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多赢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截至目前,东方国际已在柬埔寨、缅甸等27个国家开展绿地投资。东方国际运营的“中欧班列—上海号”已实现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全覆盖,联通12个国家、100余个境外城市与站点。“中欧班列—上海号”国内段服务长三角地区上千家进出口企业;主动加强海陆空铁水等立体24小时“门到门”的多式联运能力,为2000余家进出口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在新媒体传播方面,东方国际连续22年成功举办上海时装周,每届时装周有近200家海内外媒体参与报道;整合内外部优质媒体资源,促进中欧班列、国际咖啡港、国际友城港、丝路电商等多个特色项目商业转化;深度参与、全面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品牌溢出效应。

  

  践行普惠金融  把握转型机遇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行长  李南青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促进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推进国际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

  践行普惠金融是全球议题。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经验,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借鉴。微众银行以科技为发展引擎,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底,微众银行已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近4亿人次,累计申请贷款的中小微企业超450万家,初步形成了商业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近年来,微众银行已与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机构和企业深入讨论并达成合作意向,助力其加速数字化转型。今年,微众银行获批在香港设立全资控股的科技子公司,该公司将作为微众银行的境外业务管理平台,以创新的数字技术参与国际市场的高水平合作和竞争,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微众银行将把握全球数字化发展机遇,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成果惠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和民众。

  

  优化投资布局  服务对外开放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  勇

  苏豪控股集团作为江苏省属综合性投资控股企业,聚焦三个方向集中发力,推动实现互利共赢,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在江苏省南京市建设近3000平方米的“江苏中亚中心”,打造江苏省对接中亚五国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枢纽平台。同时,加快推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中亚江苏中心”建设,打造江苏在中亚地区重要的经贸交流、跨境电商平台,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平台及农产品、矿产品交易平台。

  二是畅通贸易通道。集团所属江苏省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统筹全省中欧(亚)班列运营,年开行规模超2100列,运输货值超300亿元,稳定开行线路24条,连接重要城市80多个。拓展“中欧班列+海外仓”模式,落成江苏商品荷兰展销中心。

  三是优化投资布局。布局海外供应链,在缅甸、柬埔寨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设6家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年产能达1000万件;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4家家电制造企业,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年产能达40万台。

  

  促茶产业发展  创茶文化品牌

  湖北省赤壁市政协主席  宋慧宇

  11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深入人心。湖北省赤壁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正打造地方特色茶旅品牌,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约300年前,赤壁青砖茶从赤壁市的羊楼洞古镇出发,通过万里茶道,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以及欧洲各地,融入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和共同记忆中。

  当前,赤壁市全力实施赤壁青砖茶突破行动,做大做强茶产业。注重科技引领,组建赤壁青砖茶产业研究院,推动赤壁青砖茶产品创新。“赤壁青砖茶”成为湖北省省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获得“欧盟通行证”。注重合作共促,每年举办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以茶为媒,不断深化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参与发起中蒙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活动。

  赤壁市正以冲刺全国百强县为奋斗目标,全力建设三国赤壁文化旅游名城、全国赤壁青砖茶产业基地、全国汽车表面新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智能无人系统测试中试转化基地、武汉都市圈研学和康养基地,不断积蓄县域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坚持科技驱动  做强国货品牌

  广州谷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林雨汀

  谷雨坚持科研和文化双驱动,致力于实现国货品牌高质量发展。“谷雨”名称源于二十四节气,春雨滋养万物,以节气为名,展示了企业品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

  谷雨以特色植萃的明确活性成分为主要研发方向,联合新疆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所,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新疆喀什建立了光果甘草科研种植基地。

  谷雨现已建立研发中心,致力于打造集原料创新、配方开发、生产工艺、包装工程、质量控制等于一体的全链条高端研发平台,增强国产护肤品核心竞争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谷雨的品牌使命。在研发和推出新产品时,谷雨将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演绎,打造“诗意美学”的独特品牌视觉风格,展现中国品牌的独特魅力。

  如今,时尚国风国潮已经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桥梁。文化作舟、科技为楫,下一步,谷雨将主动拥抱变革,积极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融入品牌、产品、服务中,生动讲好品牌故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推动文旅融合  彰显湘江风采

  湖南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部长  刘雄辉

  近年来,作为湖南省长沙市重要增长引擎的湘江新区,积极参与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建设,特别在文化旅游发展上主动融入,持续健全机制、创新产品、提升服务、加强保障,2023年接待游客278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近10万人次。

  拓展“融”之广度,迸发文旅湘江活力。近两年,湘江新区制定创意设计产业行动计划,实施“四雁引领”文化产业工程;加强与海内外主流媒体的宣传合作;举办互联网岳麓峰会等活动,吸引4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和青年代表参会。

  拓展“融”之深度,澎湃文旅湘江动力。湘江新区依托湖南大学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成立大湾区文旅科技研究院等智库;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与自然生态、绿色发展协同并进,橘子洲景区创建全国首个江岛零碳区。

  拓展“融”之新度,彰显文旅湘江魅力。湘江新区实施《岳麓山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依托红色景区景点,创新打造《恰同学少年》等演艺作品;参与举办湘江杯国际帆船赛等赛事,吸引埃塞俄比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选手参赛。

  未来,湖南湘江新区将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文旅发展合作新机制,提供更加优质的文旅产品。

  

  携手教育共建  绘就发展蓝图

  海亮学前教育集团常务副总裁  李金城

  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中国与相关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进一步深入,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海亮教育作为综合教育服务提供者,积极参与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引进来,广纳英才,培育栋梁。海亮教育依托近30年的优质办学经验,创办浙江绍兴地区首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发起公益长期项目“一带一路”国际英才工程,资助优秀海外学子到中国留学,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积极探索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中文培训,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

  走出去,扬帆越海,共享经验。海亮教育积极沉淀和提炼优质教育资源和经验,为全球教育贡献力量,促进文明交流对话。海亮教育在新加坡已建设10余家培训校区,累计服务超过两万名学生。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升学业务,帮助中国学生到海外留学深造。

  携起手,互学互鉴,共谋发展。教育是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重要渠道,海亮教育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促进教育交流合作。未来,海亮教育将继续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0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