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3:53:50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社 兰州12月25日电 题:记者手记:和保安腰刀传承人一起搭帐篷
作者 闫姣
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记者想起一位故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尕主麻(以下简称“主麻”),就在积石山。
“保安族都生活在黄河畔,大河家也是这么来的。”回忆起此前他接受采访时的只言片语,我好似瞬间被电击一般,大河家镇正是此次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方。记者次日致电得知,(主麻)人都没事,但工坊报废、房屋损毁。
直到20日下午,记者与同事完成另一处采访后赶赴主麻的非遗工坊。裂缝的房屋,倒塌的腰刀陈列柜,锻刀区域已落满灰尘。昔日繁忙的临街锻刀工坊,一夕间变得破败不堪,令他难以接受,甚至没心思去捡拾掉落在地上的老物件。那些刀具,曾被他视作传家宝。
12月20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重灾区大河家镇,保安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马尕主麻,带记者查看传承工坊受灾情况。 中新社 记者 李亚龙 摄见到主麻的当日,乡镇临时安置点已搭建许多帐篷,老弱孩童已经入住。他却显得有些悲观,与此前记者接触时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同。
当地民众将废墟里的火炉和烧水壶挖出来,在工坊附近空地搭建了露天的临时居住点。救援队伍送来简易床和被子,主麻的妻子买来几箱方便面,从临时安置点领来矿泉水和八宝粥。一个行军帐篷,放在空地的角落里。
灾难带来的伤痛,让主麻忘记应该如何用现有的东西,让家人过得更舒服点。他烤着火,不知道该怎样靠一个人的力量搭建专业的帐篷。
12月20日, 中新社 记者帮助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尕主麻搭建帐篷。 中新社 记者 李亚龙 摄这时,同行采访的同事提议,大家来一起搭帐篷。于是,所有人放下采访设备,戴好手套开始干活。
“这边拧一下”“这边需要钉死”“这个是窗户,这个是门帘”“一二三,起”……帐篷很难搭,虽然有五六个年轻人,但还是花费2个多小时,幸好在天黑之前完成了。
12月20日,马尕主麻一家从路边露天空地处,搬进温暖的帐篷,他站在帐篷前向致电问候的朋友报平安。 中新社 记者 李亚龙 摄大人们都在忙碌,主麻的小儿子趴在火炉旁边,吃着从安置点端来的饺子。得闲,他和记者聊了起来。“我最喜欢上学和看书”“非常想念老师和同学”“老师教过地震我们逃生技巧”“我家有6只兔子,经常拿菜叶子逗它们玩”“我想当一名警察,抓坏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搭好帐篷,记者悄悄收拾行装离开。听到启动汽车的声音,主麻小跑过来,笑着说,“真不好意思,帮了这么大的忙,连口水都没喝上。”那是记者当天第一次见他笑,好像此前的质疑和内心的冷一下得以冰释。
记者走后不久,主麻在朋友圈分享“朋友们,帐篷已解决谢谢大家”。此后的几天,他又分享震后的生活:“能吃上热乎乎的餐饭”“大灾无情,人间有情,心里暖暖的!”
12月20日,马尕主麻的小儿子,吃上了热乎乎的饺子。 中新社 记者 李亚龙 摄这两天,积石山还有断断续续的余震。主麻在电话里跟记者说,他收到越来越多亲朋好友的关心和问候,有人给他转钱,有人免费给他的车加油,还有人从兰州开车给他送食物和棉被。建筑评估人员也来现场勘察,拉起了警戒线,保护居民不遭遇二次伤害。
主麻特意嘱咐记者把一件令他感动的事写进新闻稿件。地震前夕,他已做好参加甘肃省文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准备,被突发的灾难打破计划。大赛组委会了解特殊情况后,线上播放了参赛短片,他获得三等奖。赛后,组委会还组织捐款给他。
主麻是保安族后代,这个民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腰刀是保安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明创造的一项手工艺品,其锻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