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而行 共谋发展 中俄经贸合作量质并进

发布时间:2024-12-21 14:15:55 来源: sp20241221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同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116%。

近日,人民网“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国融媒体报道活动走进俄罗斯,真实记录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丰硕成果,深刻感受这十年来,中俄经贸合作相向而行,稳步推进,双方合作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大。

贸易规模扩大

实现跨越式发展

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内的中国品牌汽车。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内的中国品牌汽车。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集装箱五颜六色、鳞次栉比,叉车吊车热火朝天、有序运作,一排排汽车崭新亮丽整齐摆放……在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来自中国6个口岸、近40多个城市的各类中国货品,沿着中欧班列漂洋过海而来。

“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真没想到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来自中国辽宁的邹广宇现任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该物流中心由辽宁港口集团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于2017年共同出资建设,采用总经理轮换管理制度,拥有中国籍员工6人,俄罗斯籍员工达近300人。

几年间,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莫斯科地区前三大物流场站之一,也成为中俄贸易与投资合作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邹广宇介绍,今年1-8月份,物流中心累计完成集装箱班列1444列,集装箱完成量约17.6万TEU(标准箱),同比增加54%。其中,完成中欧班列523列,集装箱量6.4万TEU(标准箱),同比增加40.9%。

人民网记者在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采访。

人民网记者在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采访。

近年来,中欧班列发挥运输速度快、性价比高、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推动“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中跑出加速度,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十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

货畅其流,是经贸稳定发展的基础。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

“十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基本盘稳、含金量高、互补性强的特点持续巩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量质并进、成果丰硕,未来还将不断涌现新的增长点。

投资方式转变

推动本土化融合

去年9月,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正式投运,12.5万平方米的综合商业体内设有酒店、写字楼、公寓、会议中心、中式园林;今年3月,中国铁建中标并参与部分建设的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米丘林大街站因浓郁的“中国风”吸睛无数。

图为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图为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张汉晖表示,十年来,中国对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方式从绿地投资到参股、并购等多元化方向转变,在俄各类经贸园区持续涌现,中资企业积极探索在俄本地化生产。两国能源、核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项目相继投运,田湾核电站8号机组、徐大堡核电站4号机组开工建设,黑河界河公路桥、同江界河铁路桥陆续通车。

“对于我们工程机械行业来讲,产品研发、本地化拓展非常重要。”柳工集团俄语区运营总监张威在莫斯科生活已有十年,在他看来,随着两国交流日益密切,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在俄发展环境逐步改善。“目前我们子公司大约80人左右,本地员工超过60%。”

柳工集团俄罗斯分公司现位于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据介绍,该园区已吸引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中资企业达170多家,每年拉动中俄双边贸易额近50亿美元。结合中俄经贸合作和产业合作新趋势、新需求,该园区还构建了中国汽车机电装备展销中心,设有浙江宁波优质商品展销中心、上合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地方合作平台。

在位于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的浙江宁波优质商品展销中心内,展示着来自浙江宁波慈溪市的汽车配件样品。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在位于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的浙江宁波优质商品展销中心内,展示着来自浙江宁波慈溪市的汽车配件样品。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产业对接加强

寻求创新性合作

一辆辆中国品牌汽车穿梭莫斯科街头,一款款中国智能产品走进俄罗斯家庭……与此同时,首批“中俄新陆路粮食走廊”俄罗斯大豆运抵满洲里口岸;俄罗斯巧克力、冰淇淋等传统美食插上“丝路电商”的翅膀飞到中国消费者手中。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中俄经贸合作新机遇不断迸发,双方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对接产业资源,培育发展动能。其中,智能升级、跨境电商、绿色发展等新增长点,正成为双边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驻圣彼得堡副总领事张晓庆告诉人民网记者,作为俄罗斯“北方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对华出口的产品从传统的木材、矿产扩大到食品、农产品,双方企业还不断积极探索新能源、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

中国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崔少纯介绍,第七届中俄博览会期间,中国汽车亮相展馆,众多访客驻足车前,聆听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并亲自上车体验。“这是中国汽车在俄市场好感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缩影。”

“对于俄罗斯消费者而言,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早已不是新奇事物了。”俄罗斯科技产品供应商diHouse公司总裁尤里·罗德尼坦言,近年来,由该公司代理引进俄罗斯市场的中国品牌商品规模不断扩大、种类逐渐丰富。其中高科技电子产品在俄罗斯市场获得的份额迅速扩大,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认为,中俄两国合作相向而行,不断提质增效。未来两国还将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创新领域合作;破解合作瓶颈,完善中俄边境基础设施特别是重点口岸建设,提升通关和查验效率;创新合作方式,打造由两国本土工业企业参与的新产业链。

(责编:于洋、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