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7:19:37 来源: sp20241110
中新网 宁波1月19日电(方堃)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近年来,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持续增大,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但伴随而来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据应急管理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接报新能源汽车火灾640起,同比上升32%,平均每天高达7起。
“国际上很多权威学者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率已超过燃油车,其中约90%与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有关。”宁波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陈鹏表示,考虑到当前服役的动力电池大多仍处于“青壮年”,随着时间推移和充放电次数增加必然发生老化,其安全问题也将更加突出。
宁波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陈鹏。吴向正摄刚刚过去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光伏一同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出口“新三样”。在沿海经济大省浙江,“新三样”的赛道上同样热火朝天。
就浙江宁波而言,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强劲。2023年前三季度,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12.1万辆,同比增长48%,占整车产量比重达24.2%。同时,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0万辆,2023年前3个月新能源汽车上牌量首次超越燃油车。
对此,陈鹏表示产销两旺的喜人形势令人振奋,但也必须冷静地看到,一方面,因动力电池安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包括车主在内的广大市民普遍缺乏有效应对新能源汽车起火、漏电等安全事故的知识与经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呈爆发式增长,发展阶段甚至已超前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安全保障问题目前并无成熟解决方案可供借鉴,处于风险较大的“深水区”“无人区”。
“宁波市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之一,在动力电池安全这一关乎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和痛点问题上应适度超前谋划布局,为高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保驾护航。”陈鹏如是说。
对此,陈鹏建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已有指导性政策基础上,针对宁波市范围内动力电池的生产、使用、维护、报废和回收等全流程,研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
“建立完善动力电池、充电桩等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检验和日常定期维保机制,明确细化新能源汽车事故特别是火灾事故的应急现场处置措施及事后勘验流程。”陈鹏认为对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进行专业技术鉴定和检验,提高新能源汽车事故的反馈及时性和信息透明度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陈鹏认为应优化标准体系建设,增强动力电池安全检测能力。积极宣贯由中国牵头制定并最新发布的《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新能源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的应用》国际标准ISO/TR9968:2023;支持行业协会、标准化研究院、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骨干龙头企业,针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架构、失效风险、安全方案设计、测试评价以及生产、运行、维护和报废阶段的功能安全相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制订相关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强化引导相关企业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标准,激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安全性作为第一位核心要素;依托新材料国家检测评价区域中心等检测平台,加强与国内外权威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完善检测鉴定体系。
“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协同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等国内外优势资源,谋划组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支持企业建设动力电池安全技术与集成系统的中试平台及工程中心。”在陈鹏看来,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布局“动力电池安全”战略协同创新计划,在相关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筑牢新能源汽车安全防线。(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