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史前水利设施 距今约5100年

发布时间:2025-01-10 14:07:56 来源: sp20250110

  今天(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划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

  古国时代第二阶段在距今5200—4300年前后。大型水利设施和城址的兴建,显示出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加强。湖北屈家岭遗址为长江中游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群,遗址新发现距今约5100年的史前水利系统,为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水利设施之一,并发现大型聚落、高等级建筑基址等,为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提供了关键证据。

  最新考古证实,屈家岭遗址存在多处史前水利系统。其中,熊家岭水利系统位于遗址东北部,由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其水坝为土筑而成,现存坝体高约2米、宽约13米,长约180米。蓄水区面积约19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西湖湖面的大小);灌溉区面积约8.5万平方米。测年数据表明,早期坝的年代为距今约5100年,为我国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水利设施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表示,大型水坝的发现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刘建国:目前来看,第一,年代很早;第二,体量很大。体量很大就表明它能够储藏很多的水。这些水在旱季,特别是应付那种比较干旱年份的时候,可以有力保障灌区农田里的水稻能够正常成长,能够获得丰收。水稻丰收对史前人类、对他们的聚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农业丰收了,可能有些人就不需要都来种水稻,有些人可能专门去制陶器,或者做玉器,这样社会就分工,阶层也会出现,人类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往前发展、往前推进。所以水坝的发现非常重要,是文明不断向高级层次发展很关键的证据。

  考古人员发现,熊家岭水坝分早晚两期,延用年代较长,坝体硬度和密度较高,存在明显的人工筑造痕迹,坝体中还发现原始的“加筋工艺”,即在土体中掺杂植物根茎,以增强坝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发现了“草裹泥”的建造工艺。而类似规模的水坝还发现多处,专家表示,这标志着史前先民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从被动地防御水旱灾害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为探索长江中游史前治水方式和聚落形成等提供了细节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刘建国:熊家岭坝体不全是草裹泥,有的地方不一样,所以古人有可能是根据他们的经验,选择不同的方式加以堆筑墙体。而且墙体在发掘的时候非常坚硬,有类似于夯打的迹象,应该是有意做过一些特殊的加工,所以坝体非常坚固。从这上面来看,在5000年前,在江汉平原,这些史前先民智慧应该是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了,他们能够很好地去认识了解所处的自然环境,然后选择适合他们生存的居住地和种植区域,再加以改造,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这地方定居下来,旱涝保收,文明不断发展。

  近年考古工作还揭示,屈家岭遗址先后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个史前文化阶段,主体年代为距今5900—4200年,存续近2000年之久。此外,还新发现了105万方的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建筑基址等,年代明确,结构清晰,工艺高超。另外还曾发现史前稻作遗存、年代最早的高温黑釉陶等,一系列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探讨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关键样本。(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