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0:31:46 来源: sp20241122
中国画《山亭纳凉图》,作者为明代周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出水芙蓉图》,作者为南宋吴炳(传)。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山居纳凉图》,作者为元代盛懋。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万物生长、山水氤氲,夏至悄然来临。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有许多与夏至相关的“夏景图”“消夏图”“纳凉图”等。画家以巧思妙笔表达有关夏至的物华万千、生活意趣、养生智慧、超然情怀,营造出如诗如梦、饱含自然人文意蕴的意境。
寄情山水 丹青溢彩
画夏至,重在画出草木蓊郁、葩华秀茂之美。就客观物象而言,夏至时雨水充足,百卉众木生机盎然;就主观情志而言,可借画中树荫、熏风得清凉之感。
元代盛懋《山居纳凉图》是一幅构图饱满繁密的山水画,只见重峦叠嶂、浓荫蔽日、溪水流淌,山川清凉之气扑面而来。此画写树用七八种笔法,勾填点染,密密匝匝,表现出树种繁多、草木葱茏的盛夏光景,展现出此地钟灵毓秀之美。此画写山虽继承北宋中轴线式构图,气势磅礴,但山势回旋婉转,又在中景处增添云霭,于肃穆中多了些灵动通透之感。在技法上,画家以擅长的披麻皴来表现山石结构和南方山水的秀润多姿,再敷以赭石与青绿,将山石与林木统一在沉稳的绿色调里。画中台阁屋舍背山面水,在树木掩映中半藏半露,侧面反映了古人选址追求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观念。
夏至时节,鲜美的荔枝已成熟。在南宋赵大亨《薇亭小憩图》(又名《荔院闲眠图》)中,前景两株高大的荔枝树亭亭而立,成为画面主体;荔果或红艳或粉白,绿叶簌簌,荫下凉亭之中闲眠之人想来必有甜梦。夏日摇曳的竹林,总会让人联想到雨水穿林打叶后的清凉,南宋佚名《草堂消夏图》中,草堂便建在竹林前,翠竹劲挺,观者通过画面可以感受微风绕竹林的清幽雅境。
北宋画家郭熙曾形容夏山“苍翠而如滴”。“夏景图”用墨用色大多较为浓重,既是呼应万物繁盛之景,亦是因为夏日多雨,空气潮湿,有水汽便显色重。南宋马麟《荷乡清夏图》便表现了夏日水汽氤氲之景。近景处,画家将柳叶细致勾勒,又晕染成浓重的绿,那似被微风吹拂晃动的迷离之感生动传达夏日神韵。传为唐代李思训所作的《九成避暑图》,以界画手法描绘避暑行宫,翠瓦红柱点映在青绿山水间,色彩艳丽,营造出夏日热烈浓郁之氛围。
夏至时地面温度高,空气对流强,午后至傍晚易形成急雨,唐代诗人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描写的便是这种情境。清代董邦达的长卷《夏山欲雨图》把山雨欲来之状表现得很是传神。中间一组山林分割画面,左半段天空留白,右半段天空染墨,山间云气层层叠叠,显然一场大雨正在酝酿。画中,远山山头色重而下方色浅,必是画家悉心观察过夏山欲雨的景象和光感,才能画得如此概括、形象。
炎炎夏日,品读古人笔下丰富的夏景,既可借画中清凉消散心头酷热,亦可领略千年文脉传承之生生不息。
风雅生活 涉笔成趣
古人如何过夏?诸多传世“消夏图”为研究者提供了图像依据。这些画作不仅记录了古人在夏天的生活方式,也为今人了解古代社会风俗及其蕴藏的文化观念提供参考。
古代“消夏图”中多见悠闲高士,他们或置身园林,或隐于山水。这些人物形象,寄托着画家超越世俗、寄情自然的理想。明代周臣《山亭纳凉图》中,奇石屹立,数株芭蕉掩映其间,一位高士正于亭中席地纳凉。他手持羽扇,身旁放有书卷,目光望向亭外,凉亭四面通风,观者似乎能感受到画中人的闲适惬意。元代刘贯道《销夏图》则集中展示了高士讲究的生活品位和学问修养:庭园中种有翠竹和芭蕉,设有屏风、桌案、床榻;值得玩味的是,作品采用了屏中屏、画中画的重屏手法,屏风上绘有一高士坐榻的画面,画面上亦有屏风,屏风上亦有画,增添了画面的纵深感,极具欣赏趣味;桌上有简册、珍玩;床榻上的主人公身着燕居服,背靠隐囊而卧。画家似乎有意将体现主人公修养的要素在画里“一网打尽”。画中琴、书、画、茶一应俱全,主人公右手握麈尾、左手执卷轴,身后放置乐器阮,都似乎是为了彰显品格而有意设置,塑造了画家心目中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和生活。
适当午睡、调养心神是夏日养生的关键。宋代佚名《槐荫消夏图》中,矮榻上的高士怡然而睡,他衣衫松垮,左手放于腹上、右手扬起随意放在头边,赤足而双腿交叠,姿态放松而生动。此画用丝滑连绵的“高古游丝描”勾勒人物和衣纹,刻画细致入微,行笔飘逸柔美。画作真实反映了古人闲适的夏日生活。
消暑纳凉,最佳位置在临水之处。宋代的李嵩《水殿招凉图》以及佚名画家《荷亭听雨图》《纳凉观瀑图》等作品,都描绘了古人在临水而建的台阁中消夏的场景,或近湖面,或伴池塘,或傍山溪,意境清幽。譬如,《荷乡清夏图》近景处,长桥连接两段杨柳堤岸,桥上之人或眺望远方、或正在闲谈;中景处,湖面空阔浩渺,几艘小舟徐徐前行;远景处,荷塘用墨加花青点出,继而是柳堤、烟云、远山和绵延的水岸线。此画之妙,一在视野宏阔,将旷远的景色尽收入画,可见画家高超的驾驭能力;二在以少胜多,无论是大面积留白,还是几叶扁舟,皆言有尽而韵无穷。
从纳凉休憩、赏荷泛舟,到观瀑避暑、友人雅集,古画中的夏日生活丰富多彩。一件件作品,亦折射出历代绘画图式与技法的演变,为当下美术创作提供启示。
清塘荷韵 翰墨生香
夏至时节正是荷花盛开之际。荷花以其清丽姿容和浑身是宝而深受大众喜爱,又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君子品格。历代画荷的佳作不胜枚举,工笔、没骨、写意等表现手法多样,可以说荷花题材绘画浓缩了中国花鸟画艺术语言的变迁,既有精细入微、富丽典雅之作,也不乏豪迈洒脱、野逸放达之风。
传为南宋吴炳所作的《出水芙蓉图》是颇负盛名的荷花题材作品,物象简洁、技法得当、含蓄蕴藉。画中,粉红色荷花呈盛开状,画家以细墨线勾勒花瓣,再以粉彩层层渲染,如同五代黄筌一派画法“以五彩布成”,最后色彩几乎掩盖墨线。花瓣上用淡红色勾勒纹路,两条长线中间夹一条更淡更细的短线,依托线的组织和流向精准表现出花瓣微微蜷曲的形体关系,技法高超。荷叶的翠色和荷秆的灰绿不再反复渲染,而是运用积色法较快点染而成,厚重而松弛,衬托出明艳动人的花朵,使画面丰富而有节奏感。此画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朵荷花几乎占满画幅,却不显空间拥挤,反而显得花瓣轻薄、花朵饱满,高洁清雅。
莲子养心,莲须生津止渴,荷叶清暑利湿……除了单枝荷花,大面积的荷塘也是古代画家笔下常见的艺术意象。南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便描绘了荷塘一隅,像轻伞一样的荷叶顾盼生姿,每一片叶的阴阳向背都在画法和色彩上有微妙差异,于统一之中形成节奏和层次。另绘有野鸭双栖、蝴蝶双飞、莲蓬结子等意象,寓意吉祥。南宋佚名《荷亭销夏图》中,一亭台建于水面之上,连廊人影攒动,主人公高卧于亭心,水中荷影摇曳。清代王翚《水阁延凉图》中,同样有一邻水而建的楼台,一人坐于其中望向远方,身后是一片荷塘。此二图均表现了古人喜植荷花、闻荷香、感熏风、得凉爽的情境,正是“荷塘生微风,暑气晚来退”的艺术写照。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顺天时、明物理的经验总结,它体现着自然的规律,即顺应天地之气韵,成就万物之生动。古人将自己对自然的观察、感悟描绘成画,传承千百年。画中品夏至,品的是多样情绪,品的是一点文心,品的是物华天宝,品的是生意盎然。夏至已至,不妨走进那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夏景图中,与荷香墨香同醉,与文心童心共情,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3日 0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