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敢为”出一流

发布时间:2024-11-19 07:26:55 来源: sp20241119

原标题:北航:“敢为”出一流

最近传来一个好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研发的高端ECMO(体外膜肺氧合)全系统样机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ECMO系统被称为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由于高技术门槛和国外垄断,此前我国临床ECMO设备和耗材全部依赖进口。

国家所急,人民所需,“敢为”的北航人迎难而上。

“学校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组成攻关小组。团队加班加点查阅研发资料,分解关键技术难点,拆解技术方案,逐个击破问题,整理出一套快速定位问题、突破核心技术难点的理论体系,设计的原理样机在关键性能上赶超国际先进ECMO系统。”项目负责人、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陈增胜说。

在北航,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北航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孕育了‘敢为’精神。”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说,“这种精神又激励我们勇闯‘无人区’,产出更多一流成果。”

文化凝心:“敢为”的动力

走进北航校史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气势磅礴的雕塑墙,“空天报国”四个大字在墙上熠熠生辉。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仗。为夺取制空权,党中央提出“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两年后的这一天,抗美援朝纪念日,北京航空学院(北航前身)举行成立大会。

从肩负报国使命诞生之日起,“敢为”就成为北航的精神内核。

从大干100昼夜,造出新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到新世纪以来相继设计发射“北航1号”至“北航4号”火箭,并接续创造多个“中国首次”,“敢为”成就了几代北航人接续攻关的故事。

房建成教授被许多人称为“陀螺院士”。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个沉甸甸的奖项背后,是三代人的“陀螺梦”。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中国航空仪表与惯性技术奠基人林士谔为代表的北航第一代“陀螺人”从零起步,开启了中国完全自主创新的陀螺惯导研究。1981年,以张惟叙教授为代表的北航第二代“陀螺人”成功研制出光纤陀螺。

“北航有一句话,叫‘30年一代陀螺仪、40年一代发动机’。”作为北航第三代“陀螺人”,房建成深有感触地说,“正因为难,所以必须有坚持不懈、坐冷板凳的精神。”

三代人的“中国心”“长鹰志”“电磁魂”……这样的故事在北航屡见不鲜。

沈元学院、士谔书院、冯如书院,原创音乐剧《罗阳》,原创话剧《百年守锷》《永恒》《为民》……这些故事又在一个个名字、一段段演绎中,赋予“敢为”更丰富的内涵,激励新时代北航人为打破制约国家行业发展的瓶颈而接力奋斗。

“敢为”的年轻一代不负众望。在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北航有9位青年科学家担任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仅35.5岁。

机制创新:“敢为”的底气

如果说良好的创新文化是北航人“敢为”的内核,那么,不断完善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则是北航人“敢为”的底气。

赵长禄说,面向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大科学”时代,北航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破除发展壁垒,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持续构建体系化创新能力——

坚持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研究双轮驱动,组建学科交叉团队,以重大型号为牵引持续攻关,深化产教协同创新机制,打通纵向创新链,构建横向交叉链;

面向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核心技术与科学问题,积极推动重大平台、重大科学装置、重大系统建设,优化科技平台布局,抢占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构建“学院+研究院”体系化机构布局,推动建设以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科研“特区”……

以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为例,该院采取“2+N”模式,即以北航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为核心,联合国内外多家高校、企业,紧密协同供给侧和需求侧,提升项目立项和成果孕育的精准性。

“我们瞄准未来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跨速域、跨空域、长航程’的发展需求,以‘揭榜挂帅’形式设立基础研究项目,吸引、聚集国内外智力资源,孕育重大原创成果,提升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引领力。”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殿印说。

紧盯“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以徐惠彬、宫声凯、陶智等院士为总指挥,以100余位全时研究人员、近80位分时研究人员、100余名博士研究生为主力军,形成了多支型号支撑和联合设计团队。

创新机制孕育高水平成果。赵长禄介绍,新世纪以来,北航先后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9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长航时无人机亮剑长空、激光增材制造破解重大工程复杂零部件制造难题、高温热障涂层为发动机装上“金钟罩”、全球领先低湍流度气动声学风洞建成……在C919、北斗导航等重大工程中,处处可见北航人的身影。

科教融合:“敢为”的土壤

北航2022届本科生黄森的毕业设计很特别。以“共研一架飞机”为目标,依托学校的“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平台”,他和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同学,一起完成了“智能协同无人机数字化协同设计”大课题。

这一科教协同平台由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载中心共建,涵盖协同设计区、飞行模拟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在平台支撑下,6个学院的35名老师、69名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团队,共同研制出新一代‘数字飞机’。”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潘翀介绍。

近年来,北航持续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发展,打造出10多个融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人才保障于一体的科教协同平台。所有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凝聚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团队,开展科技竞赛等“双创”活动。

科教协同平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让创新生力军在“敢为”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成为北航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载体。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连续5年捧得首都“挑战杯”、连续5届获得“挑战杯”创业竞赛“优胜杯”,师生的创业项目“磁悬浮胶囊胃镜机器人与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投影AR”等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北航科教融合的实践中脱颖而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位,这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北航校长王云鹏表示,“我们要继续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支撑高水平科研,实现科技创新体系、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史 越 记者 操秀英)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