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0:26:48 来源: sp20241216
丁岩在哈萨克斯坦拉哈特考古遗址发掘现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塞林港遗址联合考古队队员们在讨论发掘方案。 王 霁摄
吴伟在越南升龙皇城遗址开展研究工作。 陈梅德朝摄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外城东墙墓葬区考古发掘现场。 王向阳摄
从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始,10多年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各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其中不乏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身影。
横跨24个国家、涵盖44项联合考古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国考古工作人员扎根考古一线,与相关国家专家学者合作,用专业的态度和扎实的技术带来丰硕的考古成果,揭开遗址面纱、唤醒丝路记忆。在传播我国考古技术和理念的同时,中外联合考古机制也架起了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留下考古的“脚印”
红海海岸线边,一支越野车队在沙暴中前行,飞沙将车窗打得噼啪作响,一群群骆驼却在风沙中一动不动。“这让我联想到了时间、历史和生命,心里涌出一种感动。”塞林港遗址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姜波说。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和2019年两次对塞林港遗址进行发掘,“我们要寻找古老塞林港湮没在时光里的真相,描绘它和古代东方的交往细节。”谈及联合考古的目的,姜波如是说。
初次踏上西亚大地,自然环境是摆在考古工作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4月的红海东岸已进入酷热的夏季,在骄阳炙烤下,沙漠表面温度可达50摄氏度。身处完全露天且地势略高的遗址现场,考古队员们被晒得黝黑,不少队员出现了中暑症状。“为避免高温和暴晒,我们只能每天早上5点起床出发去工地,尽可能降低自然环境对工作进程的影响。”姜波说。
夕阳照到越南升龙皇城上,像是在城墙青砖上挥洒一层金黄,彩色的琉璃瓦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折射出历史的光辉。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首批太和学者,吴伟参与了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发起的考古研究项目,对以越南河内升龙皇城为主的越南各朝古都遗址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
沿着漫漫丝路,近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走出国门,深入亚洲、欧洲、非洲等地,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专家学者开展联合考古工作。同时,文物展览、世界遗产联合申报、历史古迹保护与修复、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也深入展开。
远山、沙石、间或出现的灌木丛……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涛首次踏上乌兹别克斯坦的土地,他难掩好奇激动。“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内陆,空气干燥,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景观。”刘涛说。
降水丰富、水草丰美、景色宜人,位于锡尔河上游的费尔干纳盆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奠定了乌兹别克斯坦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刘涛说:“中乌联合考古工作旨在还原费尔干纳盆地早期城市化的文明进程。”
在费尔干纳盆地20多座古城遗址中,位于盆地南端的明铁佩古城遗址备受瞩目,被称作“丝绸之路活化石”。自2012年起,中乌两国的联合考古队先后对明铁佩古城遗址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发掘工作中,中国考古队贯彻大遗址考古理念,在地貌勘测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数字化平台,与此同时,逐步有序地推进对城址文化堆积层、古城活动遗存的发掘工作。
夏春时节,伊犁河碧波荡漾,浩浩汤汤,河岸边翠绿的草地绵延向远方,仿佛与天空相接。这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拉哈特遗址,也是丝绸之路天山北侧的重要节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丁岩说:“这里的牧民世代以放牧为业,我们挖掘的伊塞克拉哈特遗址很可能就是古代牧民长期驻扎的冬春牧场。”自2017年至今,中哈联合考古队在此开展了多次联合考古工作,旨在探究拉哈特遗址的遗址面貌和时代脉络。
以专业扎实推进考古发掘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刷新人们对“一带一路”的固有认知。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吴伟发现升龙皇城出土的瓦件与中国古都瓦件在外形、纹饰和技艺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发现的明朝琉璃瓦件在制作过程中大多会仔细地打磨抛光,而同时期的越南琉璃瓦件工艺制作留下的痕迹则较为明显。“我们可以通过当地的瓦件工艺细节,推演出我国瓦件技艺的演变历史,这为研究国内不同时期瓦件制作工艺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点。”吴伟说,“在这个城市你可以看到时间的演变、历史的变迁,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印记,这也为中华文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范本,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考古工作让沙特阿拉伯的塞林港重现昔日荣光。联合考古队在现场发现了成片分布的大型建筑遗址和两处排列有序的大型墓地,以及疑似海滨货场的遗迹,生动展现出古代繁华海港的历史景观。在探方中,沙方的阿卜杜拉幸运地挖到了港口考古最关键的物证:一个保存完整而精致的铜砝码。“历来海港都选址于河海交汇之处,在贸易往来之所,作为度量衡的砝码是必不可少的。”姜波此前曾推测塞林港遗址是“朝圣”的贸易港口,铜砝码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他推测的可能性。“中东地区的诸多考古实证显示,可能早在唐代,中国与包括红海在内的中东地区已经进入一个陶瓷贸易交往的高峰时期。”
中国考古技术,在中外联合考古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阿联合考古中,中国传统的碑刻拓片技术大放异彩。中方队员制作的碑文拓片,使得因风沙侵蚀而模糊不清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读,来自东方的神奇技艺令沙方队员惊叹不已。在工作现场,中国考古工作者梁国庆身边总会围着多名沙特考古工作人员,向他学习中国拓片制作技术,瓦利德便是其中一员。“通过这项技术,我们获得了进一步了解遗址年代和贸易背景的重要线索。在梁国庆手把手地教授下,我们逐渐掌握了拓片制作技术,希望把它应用在沙特更多的考古现场。”瓦利德说。
中国的洛阳铲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国内的考古实践中,能够帮助考古人员发现地面以下的历史遗迹。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常见的考古思路是挖掘地面上可见的遗迹,也正是此种差异让乌方学者对洛阳铲钻探技术产生了较大的疑虑,难以接受这样的工作方式。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成功打消了乌方学者的顾虑。
“一号台基西南角遗址地上可见遗迹较少,很难据此判断地下遗址的情况。”刘涛说,“于是我们便利用洛阳铲开展勘探工作,仅用一个两米见方的探沟,就把相关遗迹准确地发掘了出来。”在此之后,“钻探”也成为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中的一个新词。在日后的工作中,乌方考古队经常主动邀请中方考古工作人员进行钻探。刘涛说:“中国的考古思路能够被其他国家接受,这样的结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坚守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下带来的正向反馈。”
茫茫大漠之上,沙子是流动的,洛阳铲打不下去,就算打下去,一会儿就又被覆盖了。姜波与考古队队员经过反复研究,将传统的田野考古方法与遥感考古、环境考古、无人机航拍、数字测绘与3D技术等结合起来,为全方位研究塞林港人文历史与地理信息探索出新的途径。
让“丝路精神”绽放光芒
如何适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工作环境、融入当地的学术文化氛围,是吴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联合考古工作机制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吴伟说,“这就要求我们展现出务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更高的工作水平,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合作方的尊重和信任,为两国考古学术交流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吴伟认为,“一带一路”考古项目承载着重要的使命。“‘一带一路’考古项目让越南研究人员发现了中越文化间的强关联,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吴伟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怀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同时也要秉持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平等地与他国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采访中,几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对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重新认识,进而增进双方在历史上的互动关系的了解。
“队员们也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情谊,在工作之余,会学习彼此的语言,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姜波感慨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考古工作反映中阿两大文明互学互鉴的悠久历史,唤醒这段属于人类的文明记忆。”
考古工作者埋首田间地头,和当地民众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刘涛看来,除了完成既定的考古任务,“我们还要展示中国人的善良热情以及中华民族的自信。”中国考古工作者成为了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
10多年间,刘涛深切地感受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共建国家人民,也让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民开始认识中国。“我们坐火车,碰到乌兹别克人,他们就会说‘中国人帮我们打通了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你们就是现代的张骞’。”
“科学第一,友谊长青”始终是丁岩和队员们坚守的信条。“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来说,我们仅仅做好考古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努力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继承传播、发扬光大。”在考古队员们的推动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的高校、研究所、博物馆保持了密切的合作联系,扩大了文化交流的“朋友圈”。
如今,一代代考古人用过硬的技术和友好的姿态,在出色地完成考古任务的同时,传递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郝子薇、刘宇参与采写)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7日 0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