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7:57:38 来源: sp20250101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俯瞰图(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 翔摄
藏羚羊在青海可可西里五道梁地区迁徙。 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上海崇明东滩等成为该系列遗产的一部分。至此,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达1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
这些珍贵丰富的自然遗产和双遗产,向全世界展现了拥有鬼斧神工自然造化和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精彩”,昭示了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依存关系,丰富了世界遗产内涵、推动了全球世界遗产事业发展、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近年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保护总面积达到7.9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类自然公园等上百个自然保护地,实现了对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的有效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地不仅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展示美丽中国风采的典型代表,更日益凸显出中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及卓越贡献。
多年来,各地结合我国国情,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履行保护责任,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中国丹霞与中国南方喀斯特作为大型系列遗产地,通过设立保护管理协调委员会实现跨区域协同保护管理。在保护方面,针对遗产地面临的自然灾害、人类活动方面威胁,建立了全面联动的监测体系,制定了资源保护、旅游活动、科研展示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并统筹协调遗产地各组成部分间的保护工作,加强了能力建设。在利用方面,通过协同保护,积极建立起了多方合作共赢的遗产保护机制,将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遗产地利益相关者针对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入,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的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状况,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进行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旗舰物种藏羚羊、野牦牛数量持续增长,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武夷山被誉为大自然和人类历史共同缔造的“绿色明珠”,有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围绕建设“文化与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目标,突出自然和人文兼备、保护和发展兼容、全民和集体兼顾、科研和游憩兼具。国家公园建设不仅及时保住了武夷山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也守住了武夷山的文化之魂。
三江并流通过开展保护、研究和探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正在创建中的云南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借助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廊道修复项目,遗产地内的植被多了,鸟类也多了。
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有效保障下,我国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保护显著优于国际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估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中的权威评估,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或“较好”的比例为63%,而中国则高达89%;全球7%的遗产处于危急状况,中国却无一例。这表明我国在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保护上不仅达到了国际标准,更超越了国际平均水平,展现出了卓越的保护成效。
展望未来,以全面推进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契机,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水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继续履行好国际公约,加强国际合作,分享中国成功经验,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分别为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地保护与发展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