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转化门诊” 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发布时间:2024-11-15 02:14:45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上海9月29日电 (陈静 徐心成 熊申展)在科研领域,如何突破“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等“瓶颈”,让优质科技成果顺利从“书架”走向“货架”?高校展开新探索。

  记者29日从华东师范大学(下称:华东师大)获悉,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该校联合技术转移专业机构,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门诊”(简称:“转化门诊”),通过“把脉问诊”的方式搭建高效、精准、务实的交流平台,“一对一”指导、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疑难杂症”,降低转化过程中的多种风险。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当日对记者表示,开设“转化门诊”旨在打造一个集专业性、针对性与前瞻性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从策略规划到实践操作的全方位、多维度支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解决学校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技术转移专业机构,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门诊”(简称:“转化门诊”)。(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在首场“转化门诊”上,记者看到,提前“预约挂号”的科研人员,携带各自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前来“就诊”。“转化医生”团队——相关专家团队从成果转化全链条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精准判断并选择成果转化路径”“科学家在创业过程中应关注的关键事项及必备条件”以及“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策略”等核心议题,帮助科研人员构建更为全面的商业认知体系,引导他们运用投行思维精准识别并有效解决成果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与障碍。

  据了解,“转化医生”团队由成果转化、技术转移、IP管理与运营、法律、投融资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这些专家经验丰富,此前不乏成功的转化案例,不少企业获益并成功上市。通过“集体沙龙+一对一深度问诊”的组合模式,“转化门诊”不仅实现了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共性问题的普及,还针对个性问题提供了深度解决方案,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解题良方”,全面赋能科研人员。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高良才在中药资源领域深耕多年,研发成果颇有应用前景。然而,面对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成能为市场接受的产品,高良才迟迟未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在集体沙龙中,听到专家和其他老师的讨论后,我心里的疑惑解开了一大半。我已经预约好参加下次的‘一对一’门诊,非常期待接下来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具体的转化策略。”高良才说。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高级工程师鲁力立研发的“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项目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首次发布后获得广泛关注。面对转化难题,在深度问诊环节,专家们用了一个多小时,从多个角度为鲁力立提供了详细、规范、多元的转化方案,解决她对教育产品研发的后顾之忧。

  在首场“转化门诊”上,来自华东师大教师发展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9个项目逐一进行了“深度问诊”,专家团队针对具体项目的转化难点,从商业识别、路径设计、专利布局等多个维度,量身定制了高效可行的转化策略。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杨海波对记者透露,鉴于“转化门诊”“首诊”的热烈反响,学校已规划每月邀请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领域的资深专家“坐诊”。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华东师范大学正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改革,在制度建设、管理体系、要素汇聚、队伍建设、知识产权、营造氛围六大方面打出了系列改革的“组合拳”。为全面赋能科研人员,学校积极引入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拓宽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致力实现从科研项目评估、市场对接、谈判协商到落地实施的全链条专业化服务。

  目前,学校已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专业化机构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先后推出了商业计划书(BP)定制与优化服务、转化门诊、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导航等专业服务,不仅为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效、便捷的转化平台,还极大地激发了科研创新的活力与潜力,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