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涌入,义乌老板娘开卷“新外语”

发布时间:2024-12-13 09:03:06 来源: sp20241213

  外商涌入,义乌能否接住“地球人生意”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诗涵

  发于2024.6.17总第114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行走在义乌小商品城,很容易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打上照面。

  黎巴嫩采购商哈桑是“新人”,今年第一次来义乌,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正在选购儿子发来的物品清单:乒乓球拍、被套、家具,等等。

  而来自委内瑞拉的采购商罗纳德则是义乌的常客,他在广州有一家贸易公司,一年来这里3次。“我认为至少有超过一半的商品,不仅质量较之前更高,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自去年1月出入境政策优化以来,义乌外商已经回归至疫情前水平,并有所赶超。据义乌市出入境管理局数据,截至5月28日,当地常驻外商人数已超1.6万人,较2019年同期增长27.6%,流动外商人数近2.4万人;核发居留许可和签证的证件总和超2万张,较2019年同期增长13.6%。

  忙着做生意的义乌人,对外商的回流并不意外。受访人士普遍表示,产业链完整、客户资源丰富、物流发达等优势,使义乌成为了外商来中国的必经之地。超出预期的,是五一假期突然涌入的游客“流量”。

  正在复苏的义乌,在今年喊出这样一句口号:“来义乌,做地球人生意。”

  来了很多“新面孔”

  5月27日,智利客商佩德罗和生意合伙人来到义乌,与来自湖南和义乌的进出口商聚餐。到义乌洽谈生意后,又计划驱车前往武义县——金华的另一大体育用品生产地参观。

  “这3年我们的业务爆炸式增长。”佩德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实在太快了,不仅改变了我的商业思维,中国的市场、产品、平台设施和商人,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与机会。”

  据义乌市商务局数据,今年1—3月,义乌进出口总值达1482.5亿元,其中出口1287.7亿元,同比增长20.5%,远超浙江省平均增速6.6%。义乌市商务局出口贸易科科长黄俊侨解释称,春节错位拉长了节前出货高峰、红海危机积压货物的疏通、斋月的提前,促进了出口额的增长。

  伴随订单回流的,还有外商。目前,在义乌,来自也门、印度、叙利亚、伊拉克和俄罗斯的常驻外商较多。在宾王商贸区和稠州北路一带,许多烧烤摊和酒吧营业至凌晨4点,随处可见中东人爱抽的水烟装置。韩国一条街,地道的土耳其和印度餐厅等,也同时吸引着外商和本地消费者。

  “一周接待外商的频率在1—2次。尤其是在两届广交会、上海汽配展、开斋月期间,最忙的时候可能每天都需要接待。”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商胡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过,他也表示,在国内的展销会上,熟悉的欧美客户有所减少,但见到了许多来自南美、中亚的新面孔。

  服饰行业的义乌进出口商周烨在去年迎回了第一批的南美客户,然而,为了等待他的波兰客户和朋友,他从去年等到了今年。

  “和对方的客户关系一直比较稳定,以前他们一年会来义乌4—5趟。去年尽管疫情放开了,但因为签证的缘故,他们还是没法过来。结果今年欧洲当地的行情不好,从2月底开始拖,现在也没有等到他们来。”周烨说,对方表示“商品消耗不掉”,订单体量下滑,转而寻找在法国的华裔采购商进货,但货源地仍然是义乌。

  据义乌海关数据,今年1—4月,义乌对“一带一路”国家总计进出口1277.1亿元,同比增长26.5%,占义乌进出口总值的63.5%;对非洲、拉丁美洲和东盟分别进出口357.2亿元、322.8亿元和20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0%、34.9%和38.7%。

  从行业看,义乌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分别出口727.2亿元和669.1亿元,同比增长27.9%和14.9%。胡瑞公司的业务隶属大机电行业,今年前5个月,迎来20%—30%的增长,增长份额主要来自俄罗斯、巴西、沙特阿拉伯等国。“特别是过去几年,传统汽车售后零部件产区土耳其、墨西哥和日韩产能受限,订单业务加快转移至中国。”

  出口的恢复也带动了物流增长。在义乌,有超过3000家国际物流公司,阿富汗商人帕尔维兹及其合伙人2009年创办的盟体赐(MTZ)贸易公司则是其中之一,主营国际物流、贸易和供应链管理,分支机构围绕“一带一路”国家。今年,他每个月都会接待来自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的客户。

  快递方面,据国家邮政局数据,今年1—4月,金华(义乌)市快递业务量达50.3万件,同比增长34.5%,位列全国城市第一。国际物流公司老板郭军表示,今年以来,无论是铁路或海运,发往南美、非洲的货物都有所增加,最多的是“新三样”大件商品,即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现在通信发达,外商不一定需要来现场采购商品,很多订单都来自于线上。”

  不过,交易方式的改变并没有削弱外商回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研究院院长方正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家印度采购商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由于贸易信息的透明化、来往交通的便利化,当地许多下级批发商更倾向于自己前来实地采购,曾经他们需要将订单委托给大型采购商。

  “以印度为例,贸易订单逐渐呈现小单化、碎片化的趋势,但贸易量仍然在增长。”方正平表示,这一趋势自2014年、2015年左右开始显现。而在2010年前,一个采购订单的体量往往在“十几个柜”。在这一趋势下,集拼的物流生态优势能够满足中小采购商的需求。

  不过,另有义乌市场专家指出,这也意味着大型采购商对义乌市场依赖度的削弱,由于订单量大,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直接从生产厂家或生产基地采购,绕过义乌市场。“但义乌的物流、产品供应链和营商环境优势,仍然会吸引外商前来,但可能不一定需要来小商品城。”

  “义乌老板娘”出海见外商

  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化、采购商结构的转型,也驱动着商家出海开拓新市场。

  前不久,盛宏玩具的“老板娘”孙丽娟,刚结束了人生中第一次出国参展。

  今年年初,小商品城的工作人员告诉经营户们,可以报名参与今年的品牌出海展会,计划有印尼、墨西哥、俄罗斯、沙特等地。“听说印尼是个巨大市场,两亿多人口,很多行业都有进入的机会。一个做锁的老板说回来后一个订单就十几条柜,我真的心动了。”主要客户在中东和南美、没接触过印尼市场的孙丽娟,鼓起勇气报了名。

  去年以来,她发现玩具行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有些客户来了义乌,又去广州、河北甚至国外市场,纵向比价格,横向比质量,从来没这么卷过。”她说,同时很多新开商铺在同质化竞争下通过低价抢走客户,作为老厂,做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必须拓展销路。

  第一次走出去,就没有空手而归。5月30日至6月1日,2024义博会海外展印尼站在当地举办,82家义乌经营户参与,收获意向客户超3900人,现场成交订单182笔。孙丽娟在展会上接到了2个客户订单,去之前,她担心提前寄过去的6箱样品会“打水漂”,令她没想到的是,有二三十个意向客户在她回访前,就问她要了报价单。“确认了自家产品在这个国家有销路,这个信息比实际订单更令我开心。”回来后,她又报名了11月的俄罗斯展会。

  她在墨西哥的老客户甚至开始担心信息差被打破:“老板娘,你能不能就待在义乌,我的客户如果找到你了,我怎么办?”

  小商品城自去年9月起推动“品牌出海”计划,2023年共举办俄罗斯、印尼、韩国等6场海外展,在捷克、马来西亚、莫斯科等地设立海外仓。今年4月,Chinagoods平台线下首店也在坦桑尼亚开启试运营。义乌市商务局也在推动商家走出去,将为企业在海外投资、参与境外展会、建设跨境独立站、境外品牌注册等提供奖励与补助。

  能“出海”的条件之一是“品牌化”。英锐光学的“老板娘”陈嘉佳,公司主营产品为望远镜等光学设备。接手生意4年后,她在2017年注册了中国和美国的商标,决定改写“低价接单”的刻板印象,转向中高端,与国际品牌竞争。

  不过,陈嘉佳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义乌这个具有强大复制模仿能力的市场,原创并非一件易事。她的门店里,有为稳定的美国客户代加工的望远镜,一年的订单量达2000万件;也有自主原创设计的亚马逊“爆款”,但随着行业跟风,4年后售价从110元降至80元,“几乎没有利润”。

  作为“厂二代”,陈嘉佳不想做只会守着店铺的传统“老板娘”。“老板娘”一词已经在义乌风云几十年,但抱团成为一个IP共同体,还是件新鲜事。去年年底,义乌开启“最牛数字创富老板娘”评选,孙丽娟和陈嘉佳都上榜了“十大外贸好货经营户”。

  “义乌‘前店后厂’的传统生意模式,使得商铺里80%的老板或营业员均为女性。”义乌小商品城大数据公司新媒体运营经理张亚芳表示,团队正在挖掘她们身上的商业韧劲和经营主导能力。

  5月14日,8位义乌“老板娘”切换多国语言的视频广告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当前,我们面向海外的传播还在自证阶段,在国内,我们想要摆脱‘义乌货三天破’的刻板印象,用一些创新的方法,展开更具主体性的叙事。”张亚芳说。

  作为第一个录制测试视频的人,孙丽娟感到幸运。起初她并不知道用途,在收到自己用一致的口型说着阿拉伯语的转译视频后,她和中东客户都“震惊”了。去年下半年,孙丽娟的公司在中东市场的业务较上半年增长了20%左右。“超能力”的背后,是ChinagoodsAI智创服务平台去年10月发布的AI应用,能够帮助生成英、法、德、阿、日等36国外语。

  此外,5月23日,义乌上线了浙江首个外商服务App,其上可以办理住宿登记、签证、工作许可等政务事项,以及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办理等商务功能。

  “一切都是为了让贸易更简单。”方正平表示,“以数字化建设打通贸易履约各环节并形成闭环,能够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

  吸引的,不止外商

  外商批量回到义乌,最明显的信号是,商铺“老板娘”们开始学习新的外语了。

  “Yiwu amazing(义乌太棒了),我是义乌侬。”这是Alex在他的视频账号中最常用的结束语。作为在义乌生活的芬兰人,他喜欢挖掘中国的一切。

  Alex曾旅居于5个不同的国家,2010年来到了义乌。5月6日一早,他在小商品城一楼发现义乌“老板娘”们正在外语晨练基地集体学习英文,拍摄的视频发布后,引来大量媒体转载。小商品城的外语晨练活动每日8:40—9:20举行,已经开展了17年。

  Alex表示,义乌的出租车司机都能说上几句阿拉伯语,而随着今年南美客户的涌入,不少“老板娘”和业务员已经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多家酒店的营业员表示,今年最热闹的还是本地展会举办期间,房间基本订满。今年以来,义乌举办了礼品展、宠物展、文具展等行业垂直展会。

  随着流量水涨船高的,还有租金。作为商户“门面”、城市“灵魂”的小商品城,商铺的租金还在涨。“中间主通道商铺的租金50万—100万元打底,边上商铺的租金则在10万—20万元。”一位义乌进出口商说。

  当地人感到惊讶的,还是今年五一,向义乌袭来的一阵旅游热。五一期间,铁路义乌站共运送旅客34.9万人次,同比增长20.7%;义乌共接待游客145.78万人次,同比增长22.0%,过夜游客平均停留1.36天。小商品城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做生意都来不及,那几天饭都没地方吃。”一位义乌进出口商打趣说。

  博斯西餐厅的土耳其老板王伟,已经来到义乌20年,他在本地开有两家分店。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排队两三百米、取号两三百个的情况。5月2日,餐厅从早上10点半开到晚上12点半歇业,接待了2500位顾客。王伟打开了一个探店博主的测评视频,点赞量3万,他喜笑颜开。

  “义乌好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美食街。”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前主要是老板们带着外国客户来吃饭,现在和很多来自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来的游客聊天,都说自己是专门过来吃。”他预计,今年国庆的游客应该会更多。

  疫情三年,王伟有很多外国朋友没有回到义乌,“以前义乌是大家熟悉路线的一个小地方。回来后他们发现路都变了,新造了很多高楼,没有导航就会走丢了”。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22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