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21:50:46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社 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丁思)如何让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得以活起来、活下去?全国人大代表、读者杂志社副社长陈天竺4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建议,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文保机构等应该加强合作,在数字化基础上让古籍以更便捷的方式惠及读者、活在当下。
“藏”与“用”是古籍保护利用中需要平衡好的两端。常年与文字打交道的陈天竺,非常关注中国古籍的活化利用问题。
甘肃拉卜楞寺藏经楼所藏的佛教古籍。(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甘肃是古籍资源大省,主要有传世典籍、金石文献、敦煌文献、简牍文献、历代官私档案文献等。”陈天竺说,调研发现,甘肃在古籍活化开发利用上仍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古籍资源清查工作尤其是市县存藏资源清查难度大;等级较高的古籍资源开放程度不够,数字化程度不高等。
近年来,中国官方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等,社会各界加强合作,正在合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籍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古籍数量众多,要加大研究挖掘力度。”陈天竺建议,首先要梳理呈现中国古籍文化涉及文字承载载体的历史,以及古籍本身传承的历史,包括出版史、印刷史、传播史等内容;其次,要深入挖掘优质内容,从内容传播的角度进行遴选,用多种形式予以传播。
陈天竺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古籍活化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无限可能。今年春节期间,甘肃简牍博物馆与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发起“三馆联动”大型博物馆文化跨界活动,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情景再现,让简牍文字“活起来”,吸引普通大众走近简牍、走进历史。
陈天竺建议,未来,还可立足古籍形态和内容做衍生周边产品,用新技术展示古籍,营造相关场景;出版书籍、录制视频解读课程、举办展览和特色古籍体验活动,线上线下拉近古籍与读者的距离。
谈及古籍数字化的各方合作,在陈天竺看来,“出版社大有可为,它既是整理研究成果的出版者、传播者,也是古籍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陈天竺说,读者出版集团下属的8家图书出版社,立足甘肃特色文化资源,做了大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有力推动了甘肃古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目前,该集团正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建设和缩版影印等工作,全力推进《甘肃藏敦煌文献》等重大古籍出版项目。
陈天竺说,今年,围绕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活化利用,读者出版集团还将与甘肃省图书馆联合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微短剧、短视频,建设相关数据库等,让古籍与现代生活相连接、活在当下。(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