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龙年春节 | 陆地:春节在海外,为人类文化的餐桌加道菜

发布时间:2024-11-24 03:23:01 来源: sp20241124

  编者按:   玉兔辞旧岁,金龙迎新春。中国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虚构的神兽;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是意蕴独特的符号。   甲辰龙年将至, 中新社 “东西问”自2月6日起推出“龙年春节”系列策划,从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到敦煌石窟中龙的演变,从一百多年前外国人如何过春节到海内外中华儿女为何被称为“龙的传人”,探索龙年春节背后的文化味。敬请垂注。

   中新社 北京2月14日电 题:春节在海外,为人类文化的餐桌加道菜

  ——专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

  作者 田静 陈瑜波

  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无论是美国纽约、西班牙马德里,还是澳大利亚悉尼都会有挂红灯笼、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海外华侨华人纷纷相聚大街小巷,共度传统佳节。今年获列成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春节,也因恰逢龙年而颇显特殊。国际范儿越来越足的中国春节该如何更好地“出海”?怎样才能让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爱上东方节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时认为,春节文化“出海”的初衷从来不是取代当地文化,而是为人类文化的餐桌上多加一两道菜。

  并不是灯笼越多、锣鼓越响越好

  “春节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系列节日。”在陆地看来,春节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过了腊八直至来年正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春节,其中包括腊八、小年、除夕、元日等多个节日。

2024年2月5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北区班芝兰的唐人街上,摆满了灯笼、春联、红包、中国结,吸引民众购买。李志全 摄

  近年来,海外春节气氛十分浓厚,尤其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大城市,庆祝活动十分热烈,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陆地曾专门就此做过实地考察,他将目前海外庆祝春节的方式概括为“大规模、重色彩、高分贝”。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提升春节的知名度,同时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如何庆祝春节的,但尺度把握不好很容易让当地民众和政府误解乃至抵触。

  陆地举例说,2016年春节,他发现马德里很多地方挂满了红灯笼,甚至连市政厅的牌子都被红灯笼挡住。“如果中国某地街道上摆满圣诞树,我们也一定会感到不舒服。”

  陆地提出一个形象的“客厅理论”——在海外过春节,相当于去当地人家里做客,不能在人家客厅里大吵大闹,只顾自己当“麦霸”,要分清宾主,尊重当地文化,不要喧宾夺主。

  “并不是灯笼越多越好,锣鼓越响越好,狮子舞得越多越好”,与“大规模、重色彩、高分贝”相比,陆地更提倡“小规模、多层次、长流水、不断线”的润物细无声方式。

2024年1月30日,随着春节的临近,美国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张灯结彩年味儿渐浓。廖攀 摄

  欢度中国春节时,如何吸引当地民众的参与?习惯于从生活中进行学术思考的陆地总结出“牛排理论”:在享用牛排时,很多顾客青睐七成熟肉搭配三分生肉。陆地建议,在海外进行春节展演时,也可将中国节目和外国节目进行搭配,灵活调整比例,或许会让外国人更容易“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春节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作为中文系出身、做过记者编辑又从事学术研究,既出版诗集又写剧本的“跨界教授”,陆地十分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思考。他认为,春节文化交流其实要讲究点心理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强施于人。一定要想想你所讲述的东西是不是别人喜欢的、需要的,要注重稀缺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陆地指出,春节文化“出海”的初衷从来不是取代当地文化,“我们只是为人类文化的餐桌上多加一两道菜,并不是要撤下别的菜,而是起到互补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去年联合国也将其列为假日,春节的国际影响力无疑在逐步提高。但陆地认为,有多少个国家、有多少外国人过春节并不那么重要,让他们了解春节文化的真正内涵更重要。我们应该向海外介绍“春节之美、春节之乐、春节之观”。

2024年1月28日,一尊龙雕像出现在美国旧金山联合广场。从当日起,设计风格各异的龙雕像在旧金山不同地点展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龙年。刘关关 摄

  在陆地看来,春节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它是一场美食博览会、华服博览会,无论是八大菜系还是各民族的服饰,都是美的集中呈现。同时,春节是热闹,是欢乐,是祥和。过年期间,人们充分享受休闲之乐。“谁说中国人天天只会工作,从来不会享受。”陆地表示,让外国人了解春节之乐,也可打破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幸福、快乐、舒适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除了春节之美、春节之乐,更重要的是春节之观。陆地认为,春节可以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比如,过年祭祖反映我们不忘本;过年祭神敬天反映我们天人合一的观念;正月初一讲究不杀生、不动土、不动剪刀,其实是给万物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2024年2月6日,江苏南京铁路春运客流保持高位运行,携带行李的旅客在火车站出行。泱波 摄

  1月26日开启的为期40天2024年春运,官方预计将有90亿人次流动。在陆地看来,这场被戏称为“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其实最能反映中国人的家庭观,阖家团圆是中国人过年的执念。与西方提倡的个人主义相比,东方人更讲究集体主义,两种文化正好形成互补,春节文化所蕴含的重人情、重亲情、重乡情的情愫正是中国文化为世界文化提供的独特视角。

  陆地说:“如果不介绍这些文化内涵,仅看有多少外国人过春节,那是没有灵魂的。”

  华侨华人是春节文化在海外的最佳代言人

  分布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有6000余万。陆地认为,他们是讲述春节文化的最佳“代言人”。

2023年1月28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唐人街一家中餐厅食客满座,纽约客在各大知名中餐厅外排队候餐等待品尝中国“年味”。廖攀 摄

  陆地表示,以华人社区、唐人街为中心,像涟漪一样慢慢荡开,才是春节文化最好的“出圈”方式。“一定要走在地化、本土化、民间化的路子。”比如,华侨华人请隔壁的邻居来家里过节,一起吃顿饺子,顺便给对方介绍下中国人怎么过年、有什么习俗,这就是最自然的文化交流方式。

  陆地强调,要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待春节文化,它不只是中国文化,还代表着亚洲文化、东方文化。文化具有兼容性,应将春节作为文化的公分母,让其成为凝聚东方与亚洲文化的纽带。(完)

  受访者简介:

  陆地,中国首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曾任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主任编辑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兼任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兼节庆礼仪专委会主任、中广联广播电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华侨大学周边传播研究院院长等职。1998年至今,承担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发表媒体和周边传播以及文化产业方面的论文400余篇,专著、编著、译著22部(其中诗词4部);2004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现中广联)评选为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2023年底,所创建的周边传播理论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原创新闻传播学三大理论之一。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