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6:27:50 来源: sp20241105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让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及其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与经济交流、文化交往等问题,一直是史学研究高度关注的课题。当前,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要求我们继续深化古丝绸之路研究,探究古代丝路文明。
关于古丝绸之路的研究,在中西交通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关于古丝绸之路文献材料搜集整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拓展,与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地理、语言、宗教、文字、考古、艺术等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推进古丝绸之路研究,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东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历史,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推动用中国话语阐释古丝绸之路历史。
和平合作是基本前提。古丝绸之路之所以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古丝绸之路上各国和平合作的政治环境是基本前提。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上各国和地区广大人民彼此和平合作的愿望始终是主流。我国汉、唐、元时期强大的实力及其影响,为古丝绸之路东段和中段通行提供了安全的环境,进而促进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回顾千年古丝绸之路发展史,中华文明始终以和为贵,秉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国家维系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外交关系,让古丝绸之路成为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济的文明之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古丝绸之路研究中总结好和平合作的经验,促进今天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和平合作的政治环境中夯实交流基础、筑牢交往根基。
开放包容是重要支撑。古丝绸之路上的各国之所以能够共同创造辉煌历史,开放包容理念提供了重要支撑。据《后汉书》记载,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之后,东汉初年的古丝绸之路上出现了“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华局面。此后,古丝绸之路咽喉之地敦煌,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成为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瑰宝。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展现出兼收并蓄的博大气象,以开放的眼光、包容的胸怀,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往,与其他文明对话交流,进而和睦共处、和谐共生。古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当代东西方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提供了深刻启示。
互学互鉴是活力源泉。古丝绸之路交流史就是一部各国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这种互动过程为丝绸之路成为文化交流、文明融汇的大通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甘肃省敦煌市的悬泉置遗址是体现两汉时期古丝绸之路繁荣面貌的重要标志,悬泉汉简中保留的古代文献是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的典型例子。这里出土的汉简《浮屠简》说明了佛教的东传过程;而《论语》《孝经》等残片的发现,则为汉文化西传提供了有力证据。此外,在两汉时期,先进的钢铁冶铸技术沿古丝绸之路传入中亚和西方各国。在其后的交往交流中,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沿着古丝绸之路相继西传,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们要总结好古丝绸之路上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互学互鉴的历史经验,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互利共赢是深层动因。古丝绸之路汇聚了各国的资源与人员,成为商贸往来、利益交汇的经济动脉,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互利共赢理念成为古丝绸之路上各国商贸繁荣的深层动因。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呈现出“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陆上盛况,也展示了“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海上繁华。南宋绍兴年间,泉州市舶司的收入约占国家全部财政收入的5%。在这条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大动脉上,东西方商品、资源等交流共享,使各国呈现出商贸繁荣、经济进步的发展面貌。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古丝绸之路发展史中互利共赢这个深层次动因,让今天的共建国家更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0日 13 版)
(责编:李依环、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