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能源央企布局2024年重点工作:保障能源供应 加大自主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28 01:37:16 来源: sp20241128

2024年以来,多家能源央企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表示要加大增储上产,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国资国企将着力提高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近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加大增储上产 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024年以来,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陆地建造完工;国家能源集团1月自产煤连续28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发电量连续三个月突破千亿千瓦时,创历史同期新高;2024年以来至1月25日中国华能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超20.3%,累计供热量超7639万吉焦,同比增长5.1%……

这只是能源央企保障能源供应一个缩影。记者梳理,近期多家能源央企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加大能源安全供应力度。

中国华能表示,将突出抓好能源安全保供,强化保障能源安全使命,扛起电热安全保供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国家能源集团表示,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强煤炭增储上产,加强煤矿基建管理和采掘计划管理,保持自产煤安全高效生产。中国石油表示,要加快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当好标杆旗帜。中国海油表示,统筹好油气主业量的增长和质的改进,在油气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上实现新提升。

“能源资源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其安全稳定供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要突出国有企业在稳定预期上的社会责任,保证能源供应的量价稳定。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四川攀枝花100兆瓦/50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应用项目开工,推动钒钛高新区构建以钒钛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伽师6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年发电能力10.4亿千瓦时,替代标煤31.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1.2万吨;华电西藏林周拉顶5万千瓦牧光互补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9300万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2.8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685万吨……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从能源央企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部署来看,2024年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将进一步加大。

国家电投表示,要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满足核电、水电、清洁能源大基地以及保供煤电等项目投资需求。中国华能表示,要加快以新能源和核电为重点的战新产业发展,力争在产业布局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重中之重,深化在控制软件、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布局,稳妥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氢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国家能源集团表示,要切实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快煤炭绿色智能生产,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效能,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质量发展,推进煤电与新能源联营。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方向,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张益国表示。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日前,中海油研究总院“海智荟”科技创新特区启动实施,首批5个项目已经“入区”。该科技创新特区聚焦海上油气增储上产、数字化和新能源两个转型、科技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卡点”,设立科研组织区、成果转化区、聚才育才区、协同创新区,实施科研经费专项投入机制和科研经费“包干制”,制定基础研究评价和奖励以及商务采购新机制,支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24年,越来越多的能源央企把提升自主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电投表示,要坚持传统和创新两端发力,聚集资源要素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确保两个重大专项关键节点按期完成;中国华能表示,要突出抓好自主创新,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聚焦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国石油表示,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集中优势力量攻关突破,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2024年要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袁野表示,鼓励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加强创新组织、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习生张亚舒对该文亦有贡献)

(责编:方经纶、章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