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行动看中国)新疆校园里的非遗歌声:传承民族史诗的柯尔克孜族少年

发布时间:2024-11-05 09:44:51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新疆阿图什12月14日电 题:新疆校园里的非遗歌声:传承民族史诗的柯尔克孜族少年

   中新社 记者 勉征

  “再唱一遍,唱的时候不要忘词,来......”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少年齐声歌唱,每张脸庞上都透露出认真和快乐。这里是新疆乌恰县黑孜苇乡中学九年级四班,少年们唱的正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玛纳斯》。

12月12日,玉米塔力·耶提库与同学们一起吟唱《玛纳斯》史诗经典片段。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

  乌恰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当地的孩童几乎是伴着《玛纳斯》的歌声长大的。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传奇英雄,史诗《玛纳斯》以他的名字命名,内容讲述他和七代子孙带领柯尔克孜族人民保卫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这部长达23万行的史诗,堪称“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

柯尔克孜族少年玉米塔力·耶提库现就读于乌恰县黑孜苇乡中学九年级。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

  15岁的玉米塔力·耶提库正是这群唱歌少年中的一员,他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玛纳斯奇(意为演唱《玛纳斯》的歌者),如今师从非遗代表性项目玛纳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江努日·图日干巴依。

  玉米塔力3岁时,妈妈参加2011年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活动当天他看到万人说唱《玛纳斯》,歌声中的英雄气概震撼了小小的他,从此便开始学习《玛纳斯》。

  “学习《玛纳斯》比较难的是背词,但我记忆力还好。”提起《玛纳斯》时,玉米塔力总是带着微笑,不难看出,学习《玛纳斯》是一件给他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事。玉米塔力说,如今他能背7、8个章节的内容,不间断歌唱半个小时。

  如今,除寒暑假跟着江努日老师学习,在学校里他也有机会练习。学校给对《玛纳斯》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了社团,在音乐老师托合托库力·库尔班阿力的指导下,40多位社团同学每周有两次机会一同学习《玛纳斯》,而玉米塔力也成了大家的“小老师”。

  15岁的汉族女孩张一凡也是社团成员,学习《玛纳斯》歌词时,她会用拼音记下发音,时常请教同学,有的时候唱着唱着少了一句词,同学们也会提醒她。对这群即将面临中考的孩子们来说,一同放声高歌也是很好的解压方式。

  在当地,处处都能看到人们传唱、表演《玛纳斯》,《玛纳斯》的传承保护并不仅限于这一所校园社团之内。

  2006年,《玛纳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了解,近年来,在各民族专家学者的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下,《玛纳斯》史诗的研究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新疆也采取了很多成果显著的措施,比如艺人培训、举办比赛和学术研讨会、史诗的出版和翻译等。

  2009年,克州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玛纳斯保护研究)中心,并连续举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玛纳斯演唱大赛等活动。同时,在文化馆、学校、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场所举办文化传承培训班,建立起老中青结合的传承人队伍。

玉米塔力经常在各种重大节日、学校文艺演出等活动上展示《玛纳斯》史诗经典片段。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

  “我觉得,提高技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玉米塔力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玛纳斯》片段是玛纳斯年轻时一场反败为胜的战斗故事,他喜欢玛纳斯的勇气和决心。如今,这位传承史诗的少年也有着同样的勇气,今年夏天,他参加了第九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平时也经常与前辈们一同参与各种表演,锻炼技艺。

  在克州当地,根据《玛纳斯》唱本改编的舞剧、歌剧、歌舞剧先后公演,英雄史诗《玛纳斯》被更多人熟知。未来,玉米塔力这样的年轻玛纳斯奇将有更多展示传承技艺的机会。(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