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石油城 今朝满眼春

发布时间:2024-11-09 16:14:47 来源: sp20241109

原标题:昔日石油城 今朝满眼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这里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培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大批油矿人才。

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玉门与石油息息相关。

不过,20世纪90年代,玉门的石油资源逐渐枯竭,产能断崖式下降。2009年,玉门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曾经的石油城风光不再。转型,迫在眉睫。

搬出老玉门,建设新市区,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引领工业企业向集群化发展、中高端迈进。

经过多年接续奋斗,玉门成为甘肃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并连续四年入围“西部百强县市”。

发展迅猛,成绩显著。资源枯竭城市玉门如何实现成功转型?玉门的发展中有哪些可资学习的经验?日前,记者来到玉门寻找答案。

突破困境,重焕生机

隆冬时节,石油河东岸山崖之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林中,玉门老君庙一号井旧址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玉门石油的开发历史。

从一组数据不难看出玉门油田曾经的辉煌:1957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75.54万吨,占当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78%。

几十年间,玉门油田发挥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重要作用,书写了“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的辉煌篇章。

玉门的繁荣与辉煌,也镌刻在一代玉门人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相比周边县市区,玉门人先住上楼房、用上液化气。每逢春节,甘肃酒泉甚至新疆的群众都来玉门看花灯。街上摩肩接踵、人流如织,两节长的大公交车根本挤不上去……”玉门老市区管委会副主任金颖霞回忆道。

然而,20世纪90年代末,玉门的石油资源逐渐枯竭,产能断崖式下降。到1998年,玉门石油产能低至38万吨。企业不景气、人口流失严重……玉门陷入一片萧条。

搬迁!2003年,玉门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市直机关部门全部西迁至70公里外的玉门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双轮驱动、两翼发展”的新局面。

20年来,玉门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起一座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西部新城。“十纵十横”的城市路网框架全面建成,玉泽湖公园、体育馆、文化馆等一批惠民工程建成投用……玉门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南方来的客商惊叹:戈壁滩中竟有如此干净秀丽的城市!

新城区繁荣发展的同时,老市区也正华丽转身。按照“繁荣中心、收缩边缘”的思路,玉门市每年投入资金提升改造老市区基础设施,60多公里石油河谷变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特色工业旅游打卡地“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也在2022年顺利开馆,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追寻“铁人”足迹。

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玉门,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乘风而起,逐光而行

在玉门昌马风电基地,48公里长的风光大道两旁,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型风机。自然之壮美,人力之奇伟,在这里交织出一曲动人交响。

“玉门位于祁连山和马鬃山之间的谷地,两山夹一谷,被誉为‘世界风口’。”中节能甘肃区域公司昌马风电场副场长吴德介绍。玉门70米高度平均风速达7.9米/秒,年日照时数超3300小时,全市可用来开发新能源的土地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在昌马风电场办公楼,一张照片吸引了记者注意:2009年8月8日,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昌马风电场举行,吹响了玉门风电产业大规模开发的号角。

这一年,玉门风电装机规模破百万千瓦,初步形成风电场、风电装备制造和电网相配套的新能源基地框架。

“1996年,玉门从4台300千瓦的进口风机起步,到如今一台风机装机容量就超过6000千瓦。20多年来,玉门风电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外进口风机到国内自产的飞跃,成为全国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风光电产业试验田和创新地。”吴德说。

走进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芒硝、方解石、白云石、纯碱等粉末状原材料被源源不断输送进大窑炉内,经高温融化,原材料变成制造超白玻璃的液体。“公司主要生产用作光热反射镜的超白玻璃,每月产量在18万吨左右。2024年的生产订单已预订完。”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霍富介绍。

近年来,玉门市不断壮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13家,2023年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累计达37亿元。

“玉门市补齐补强新能源装备制造各个环节,从最初的机舱罩生产到风电整机制造,科研力量加快成长,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玉门市绿色能源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史学磊说,目前,玉门市可向周边城市多个大型风光电示范基地提供风机叶片、风电塔筒、光伏支架、光热玻璃等产品,“一般情况下,800公里范围内24小时送达”。

“为破解新能源电力消纳和外送难题,玉门市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史学磊说。翻开《玉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积极发展储能产业,建设抽水蓄能、光热发电、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打造重要的调峰电源基地……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玉门,正依托充裕的风光资源,阔步走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道上。

抢抓机遇,延链补链

2017年,玉门油田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的81%左右,市属工业增加值占比不到20%;2022年,玉门市属工业增加值占比达35%。“可以说,玉门工业转型升级的成绩有目共睹。”玉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白霞表示。

白霞介绍,多年来,玉门坚持工业强市,全力提高市属规上工业在全市规上工业总量中的比重。煤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矿业建材等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属规上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无论是疆煤东运、还是蒙煤南下,玉门是绕不开的中转枢纽。立足物流节点优势,玉门市引建酒泉市浩海煤化有限公司200万吨/年焦化项目,并落地该市东建材化工工业园,随后以煤焦化为核心,拓展延伸产业链,打造年产能780万吨的煤炭洗选项目和年产能40万吨的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开启以煤化工龙头企业吸引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的新篇章。

同时,玉门积极抢抓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以煤化工产业为基点,陆续招引承接东中部精细化工产业。从2017年第一批精细化工企业落地建设开始,打造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三化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工产业。2015年至2022年,玉门市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2022年增加值总量达30.7亿元,在规上工业总量中占比达27.5%,成为玉门市工业的第二大增长极。

近年来,玉门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谋划数据图,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开展靶向招商。“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形成产业集群,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输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价格优势,提高了企业竞争力。”玉门市商务局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强说。

如今,随着玉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全市工业产品结构、品种不断优化完善。2022年,全市工业产品达24个门类、47种,较2012年增加2个门类、9种,工业发展呈现更加多元、均衡发展的趋势,产业基础持续向高级化迈进。

优化环境,以商招商

在玉门市民中心服务大厅的不动产综合业务窗口,记者见到前来办理预售房合同备案业务的魏龙。“以前办房贷,流程很长,要一个月才能办完。现在大厅把所有业务窗口集中在一起,3天就能把整个房贷流程走完。”谈起变化,魏龙深有感触。

2017年10月起,玉门市将原有的10个政务服务分中心撤销,把全市40个部门的1495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市民中心办理,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处跑”。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5个阶段145项服务事项,玉门明确5名阶段管家和145名事项管家,由阶段管家全权负责、事项管家全程跟进。

“我们将企业开办、发票申领、社保开户、银行开户、印章刻制的5个环节压缩并行办理,过去3天办结,现在只需4小时。”玉门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志敏举例,“市场有窗口期,等企业把所有手续办下来,可能市场机遇也没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时间尽可能节约下来,让企业有最大精力投入市场竞争。”

玉门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行以“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和“容缺审批”为主要内容的“五减一容缺”改革,累计五批次取消各类证明事项209项,减少办事材料891项,减少办事环节1390个,容缺审批580项,各类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普遍压减93.84%。

“有力的政策支撑,保障企业家放心来玉门投资兴业。”陈永强介绍,玉门市从2015年开始持续出台《玉门市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玉门市促进民营工业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企业开办的前期手续,相关部门会提前代办;所有手续,企业跑一趟市民中心就办结了。”霍富说,“市里常态化组织企业家论坛、政企恳谈会,我参加过多次。企业遇到困难,我们给市里面反映,都是马上解决。”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感受很关键。从最初上门招商,到后来以商招商,玉门的投资环境,让企业家感觉“回到了家”。

■数说

2023年,玉门市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全年签约项目126个,签约金额932亿元。

2023年,玉门市四个百亿级产业链强势突破,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71.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6%。

2022年,玉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1亿元,经济总量在甘肃省69个县级市中居第1位。

数据来源:玉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记者 宋喜群 王昊魁 王冰雅)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