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美、生命之美与人性之美

发布时间:2024-11-28 04:10:27 来源: sp20241128

原标题:生态之美、生命之美与人性之美

儿童小说《大鸟》(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3年12月推荐书目),是作家彭学军走进生态现场,深入了解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建设历程而创作出的一部作品。《大鸟》讲述白鹤保护者周蔷因为参加一次摄影活动,少年记忆涌上心来,于是产生对白鹤的护鸟情怀,并且带动三位少年志愿者一起在鄱阳湖畔种藕护鸟,改变当地乡民随意驱鸟、捕猎候鸟的态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作者以积极的生态伦理观、诗性的叙事风格和蓬勃丰沛的童年力量,为生态儿童文学书写提供了新的案例。

作品集中书写了周蔷在种藕护鸟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又关注人物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情感动机,以及人与自然的本质联系。小说中多次写到周蔷梦见一只断了一小截角的羊“咩咩”叫着向她求救的情景。这只羊是她初一秋游时在枯井里见到的。看到羊渴求被救的闪亮眼神,她承诺一定会找人来救它,然而返程急切,她最终违背了承诺,放弃了救助,这成为她心中挥之不去的愧疚。少年时的失信,成就了成年时的救赎心理。她在参加摄影活动时,被白鹤起舞的美景所深深吸引,进而走上护鸟之路。这个动因的注入,让作品情节在遵循艺术逻辑的同时更有了丰富的心理成长逻辑。她的救赎之旅,不仅强化了她的坚韧品质,而且映射出人在自然保护中得到疗愈并通往新的道路,作品的主旨得到深度开掘。

《大鸟》并没有把视野局限在周蔷个体的成长上,而是通过她的影响力塑造着几个少年的个体成长。大湖少年蒿子是故事的主角,失去妈妈的他与经常醉酒的爸爸感情疏离,常偷着去网吧打游戏。作者在揭示蒿子成长环境时,将更多的笔墨放在展示他内心柔软的一面。蒿子爱看白鹤是因为妈妈喜欢白鹤,关心白鹤的来回就成了他想念妈妈的载体。也基于此,腼腆的蒿子愿意亲近种藕给白鹤吃的周蔷。从最初的主动帮忙搬藕种,到深切体悟到白鹤这一古老物种迁徙的不易和生命的意义,再到感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蒿子的主体经验得以丰富和扩大,让他从“小我”走向了“大我”。周蔷也给予蒿子妈妈般的关怀。她热情鼓励他参加种藕劳动,让他慢慢淡化网瘾;她精心指导他写作文,让他学会把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周蔷的影响下,蒿子变得乐观、开朗,并开始主动和爸爸交流,让爸爸也积极加入保护白鹤的队伍之中。另外,城市少年江韬在学业压力下失去了动力,爸爸就让他跟着叔叔进湖拍鸟。在与同爱拍摄白鹤的周蔷相遇后,他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关爱白鹤的经历让他逐渐恢复了活泼明朗,对人生有了坚定的目标。

值得言说的是,作者写少年成长时,一方面写出了成年人坚韧美好的品格给予少年成长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也格外看重少年主体性的确认。当周蔷因有人要在藕田附近建停车场时“崩溃到号啕大哭”,并黯然逃离去敦煌旅行时,这几位少年展现出担当精神。江韬叫来懂无人机的肖永哲,和蒿子一起拍摄小视频,讲述藕田的作用,展示藕田和停车场的距离,表达爱护白鹤的心声。三位少年的努力让事态好转,也让周蔷回归。

作品对少年成长最动人、最具深度的书写体现在少年与白鹤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上。肖永哲起初无意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拍摄小视频的活动让他了解到白鹤的珍稀,体会到救助其他生命的快乐。白鹤自由飞翔的美态让他看到生命本源的美,领悟了头顶上的这些物种,跟人类一样是活生生的生命,“善待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让每个生命都能找到休养生息的处所,是一项美好的事业”。江韬的演讲稿传递出了人物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蒿子在期待白鹤归来时,梦见大鸟开会商议长途迁徙,而他自身也化身为大鸟群体的一员。蒿子与大鸟身份的交叠,体现出人与物感通的理想境界。三位少年在关爱白鹤中建构生成了生态文明人格和主体精神,构筑“天地境界”的美学情怀。

《大鸟》充满了鄱阳湖赏心悦目的生态之美、白鹤起舞的生命之美与救助白鹤的人性之美。作者以清丽、淡雅的诗性语言讲述候鸟保护故事,从内在意蕴和外在表达两个层面对小说的诗性叙事进行一次新的探索。小说通过“羽毛”意象的隐喻作用进行深度表意。小说以蒿子拥有一根大鸟的羽毛为开端,这根羽毛起初只是以物的形式存在,蒿子以它来预测大鸟的归期。后来蒿子把它作为珍贵礼物回赠给了来自白鹤出生地的瓦列里夫妇,因为他们送给了他白鹤挂件礼物。这种互赠在隐喻层面表达了保护白鹤成为人类的共识。小说结尾,一根大鸟的羽毛似一只身体修长的白色小鸟,温顺地落在蒿子的手掌中。蒿子把羽毛如旗帜一般高高擎起。羽毛在这里成了蒿子的生命共同体,小说也实现了完美的叙事闭环。

(作者:程箐,系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