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2:48:13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贵港10月25日电 (记者 张广权)10月25日,“2023境外媒体看广西”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广西贵港市博物馆,探访距今2000多年的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探寻这座闻名遐迩的汉代陵墓背后的故事。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联合主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2023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当天启动。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的主流媒体、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代表近30人走进广西,通过外媒视角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图为境外媒体代表探访广西汉墓复原室。陈冠言 摄1976年在广西贵港市发现和发掘的罗泊湾一号汉墓是西汉前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木椁墓,出土的珍贵文物100余件。该墓堪称迄今为止广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西汉早期墓葬。
据专家推测,该墓主人很可能是当时地方机构的最高官吏或王侯一级人物。该墓葬出土文物种类多,有陶器、铜器、金器、漆器、木简等;数量大,出土文物1000余件;工艺精,许多器物上或刻或绘或雕精美的图案。“翔鹭纹铜鼓”就是这些文物精品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图为境外媒体代表探访广西汉墓复原室。陈冠言 摄当天,采访团成员在博物馆导游的引导下,进入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参观,媒体代表被恢弘的墓室、精美的青铜器和富有特色的陶器所吸引。他们驻足在墓室、棺木等重要遗址前,仔细聆听导游对相关文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的详细讲解。
导游介绍,罗泊湾一号汉墓为我们提供了西汉初期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思想风貌,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研究汉代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图为境外媒体代表探访贵港历史文物展。陈冠言 摄随后,参访团一行参观贵港历史文物展、贵港民族民俗文化陈列展,感受古郡遗珍魅力同时领略贵港独特民族民俗文化。
“展览现场,玛瑙、料珠、串珠、玻璃等藏品见证古海丝昔日繁华。”第三次到访贵港的缅甸金凤凰报社社长张翀表示,贵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具有丰富的海丝文化。这里曾是丝绸、陶瓷等商品的重要贸易中心,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贵港的海丝文化遗址包括码头、仓库、陶瓷窑等,这些遗址见证了贵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历史。
来自越南的媒体人黎氏秋荷表示,这次的参观经历让她对贵港的铜鼓文化、海丝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有了深入了解,她将通过自己的宣传,让更多越南民众了解贵港的文化魅力。
“贵港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参访结束后,来自泰国的媒体人王维娜表示,参访加深了她对广西传统文化的认识,增进了她对广西民俗的了解,希望贵港未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如民俗文化节、海丝文化研讨会、汉墓文化展览等,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贵港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为境外媒体代表探访贵港民族民俗文化陈列展。陈冠言 摄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珠江流域干线西江中游,是一座具有两千二百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郡新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江黄金水道贯穿贵港所有县(市、区),辖区内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贵港港是中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港口年货物吞吐能力、年造船能力、年货运船舶运力均占广西的60%以上,是中国大西南地区东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贵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起点城市,当年,中国西南地区的物资都是通过水路运输汇集到贵港港,再转运到北部湾的合浦港,再经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图为境外媒体代表探访广西贵港市博物馆。陈冠言 摄贵港市博物馆场馆建成并开放于2014年12月27日,占地面积3847.65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贵港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910件套,实际藏品实物总量4672件,其中,珍贵文物773件套,一般藏品1137件套。藏品以汉代墓葬出土文物为主,以汉代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在汉代藏品族类中,以陶屋最为突出,如东汉陶城堡、东汉三羊三合式陶屋等。青铜器藏品中有东汉瑞兽座带柄铜灯、战国人面纹弓形格铜剑以及汉代铜镜等珍贵藏品。此外,精致的玛瑙,珍贵的青玉狮,尊贵的胡人陶俑等均属藏品代表。
“文物只有走入民众生活,才能发挥文物的作用,应努力让文物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贵港形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贵港市博物馆副馆长廖其坚表示,未来,将通过数字技术和文物结合等方式加快文物资源活化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吸引更多民众走进博物馆。(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