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0:33:05 来源: sp20250102
中新网 楚雄10月24日电 (黄兴鸿)“这是我耗时7年多手绣的《清明上河图》,长21米,宽0.8米。”24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的普玉珍介绍,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承人,她会传承好彝族服饰制作技艺,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1957年,普玉珍出生于武定县。该县地处云南省中北部、金沙江畔,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
图为普玉珍绣制的《清明上河图》。黄兴鸿 摄“彝族服饰制作有上千年历史,是彝族女孩的‘必修课’,我3岁起就跟奶奶学习制作技艺,后来又不断拜师。”普玉珍介绍,彝族服饰包括衣服、鞋子、鞋垫等,制作很讲究,单刺绣技法就逾180种,她能熟练掌握其中的挑布绣、火把针绣、堆绣等150余种技法。
为增加收入,1989年,种地为生的普玉珍开了彝族服饰小工坊。1990年,她偶然看到了描绘千年前北宋都城热闹场景的《清明上河图》,于是花2600元钱买了一块长布,着手绣《清明上河图》。
图为普玉珍绣制的《清明上河图》中一景。黄兴鸿 摄普玉珍介绍,绣《清明上河图》的麻线是她自己纺的,纺线颜色也是她找多种植物花卉制作原料染的,颜色多达20余种;刺绣主要使用斜纹针绣、打根绣、十字绣3种技法。耗时7年多完成的作品,针法细腻,色彩丰富。“曾有一名外国人出价160万购买,但我没卖,我希望这幅作品留在国内。”普玉珍介绍,近年来,她也制作了许多巨型作品,其中最为畅销的是《百福图》。
2014年,彝族服饰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普玉珍成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普玉珍(右)与邻居制作彝族服饰。黄兴鸿 摄“依靠彝绣产品,我家生活越过越好。”普玉珍说,许多人慕名前来找她拜师,全国多地也邀请她去教授彝族服饰制作技艺。
“在武定,我的徒弟超过2000人,其中一半多和我长期合作,她们将制作好的服饰交给我来销售。”据普玉珍介绍,她的彝族服饰供不应求,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主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销往国外。(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