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种文化”要因地制宜

发布时间:2024-12-28 06:25:32 来源: sp20241228

原标题:在乡村“种文化”要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送戏下乡、建设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日益多样化,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可是,不管是送电影、送电视,还是送戏、送书,都是单向的文化输送。送到农村的各种文化产品,仅仅是被观赏的客体,农民欣赏文化只是被动接受。文化,不仅是文娱产品,更是内化于心的认知、外化于行的习惯。也就是说,仅仅给农民“送文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让其成为文化的主人,那样才能让文化之花在乡村持久绽放。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所谓“种文化”,就是通过组织农民参与文化娱乐体育方面的活动或培训,提升其文化造血能力,让他们在没有外界助力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丰富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目的,这个过程就像把文化的种子种进乡村大地,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目前,不少地方已在乡村有组织地开展“种文化”工作。比如,有的地方把喜欢吹拉弹唱的农民组织到一起成立农民乐队,有的地方帮助农民成立书画、音乐、山歌等文艺类协会,还有一些地方支持农民举办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这些“种文化”的活动,让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大大提升了他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种文化”的活动也存在着形式化、任务化的倾向和简单化、“一刀切”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在培训乡村文艺骨干时,培训内容缺乏专业性、实用性,照本宣科念课件的多,结合实际讲专业的少;有的地方“种文化”,仅仅为完成上级的任务,而不是为满足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有些地方的“种文化”活动,沦为小圈子的自娱自乐,没有将活动成果惠及广大基层群众。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在文化传统和文化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种文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因此要因地制宜。

有需求,才会有参与的动力。“种文化”之前,要摸清农村群众真实的文化需求。农村群众,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需求——中老年人爱跳广场舞,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世界遨游;不同地域的人会有不同的爱好——陕西人爱吼秦腔,广西人爱唱山歌,四川人爱看川剧。要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切忌好高骛远,举办群众不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目前,乡村非常缺乏专业文化人才,一些村子的“文化能人”老龄化严重,一些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大学以上学历的偏少且专业不对口。“种文化”其实“种”的是文化人才。要通过“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在农村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文艺种子”队伍,最终带动一片,逐渐提升农村的文化造血能力。在这方面,既可以利用回乡大学生、新乡贤等在地资源,也可以吸引城市里的艺术家、艺术院校师生等到农村参与艺术乡建。

“种文化”不仅是让农民通过文娱活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要借助文化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民享受发展的红利。在这方面,不少地方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大力发展文旅演艺产业,引导农民从田间走上舞台,在文化艺术领域焕发人生“第二春”。比如,广西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有600余名演员,其中1/3的演员都是来自景区周边村子的普通农民。打鱼、牵牛、撑竹筏、唱山歌……村民们把生活中的劳作场景搬上舞台,既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也提升了文化自信。

“种文化”要因地制宜,也要因势利导。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平时门锁着、窗关着,只有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才象征性地举办阅读活动,结果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这是不少地方“农家书屋”人气不旺的重要原因。也有一些地方主动对接农村群众的阅读需求,激发起农民朋友的阅读兴趣。听说几个村镇在养殖对虾,但村民缺乏技术指导,江苏盐城大丰图书馆与相关村子的“农家书屋”合作,为养虾户送去跟养虾有关的图书资料;为助力大丰恒北村早酥梨特色产业发展,大丰图书馆不仅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还送去数千份梨树种植方面的图书资料,帮助村民们解决了梨树种植中的技术难题。这种因势利导的送书之举,既解决了当地村民的难事、愁事,也巧妙地在村民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比机械地举办一些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乡村群众对文化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乡村社会也蕴藏着无穷的文化生命力。在乡村“种文化”,要紧紧围绕群众、依靠群众,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用智慧之水浇开乡村大地上的文化之花。

(作者:韩业庭)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