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3:25:24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社 合肥10月3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肖益林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合肥工业大学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冷导致了约3.7亿年前的生物灭绝事件。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全球和行星变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
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弗拉斯阶(Frasnian)-法门阶(Famennian)之交(约372 Ma)的F-F生物灭绝事件是地球迄今以来的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导致了约8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灭绝。
研究团队通过对华南桂林地区两个典型的晚泥盆世海相碳酸盐剖面进行了系统的Li-C-Sr同位素研究,获得上述发现。
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C同位素在F-F事件界限附近呈现明显的正漂移。综合对比后,该研究提出大陆风化类型的转变是由全球快速变冷导致的。
除了对地表Li循环的影响,全球变冷同样对海洋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大量有机碳的埋藏,形成全球范围内广泛出现的Kellwasser页岩。此外,全球快速变冷会对生物圈产生致命影响,那些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的物种经历了大尺度的灭绝,而这种选择性的物种灭绝也是F-F生物灭绝的主要特征。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由于地球轨道变化导致的全球快速变冷是泥盆纪晚期F-F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