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一带一路丨邢广程:“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推动全球治理和发展模式进步?

发布时间:2024-11-23 02:30:45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北京10月16日电 题:“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推动全球治理和发展模式进步?

  ——专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

  作者 文龙杰 徐皇冠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十年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为准确认识“一带一路”倡议为当今世界全球化繁荣与人类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新社 “东西问”近日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教授。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亮点纷呈,如何总结和评价这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邢广程: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10年来,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63%的人口。经过10年发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始终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项目。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即,以此为契机,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获得高质量发展,成为一条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之路、友谊之路、繁荣之路。

2023年10月14日,市民在北京市一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元素装置前拍照。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赵文宇 摄

   中新社 记者:共建“一带一路”,也推动着全球治理和发展模式进步。您对此如何认识?

  邢广程: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从人类历史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变化的视角,既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有效方案,更是引导人类走向正确发展方向的行动指南。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载体和平台,推动着全球治理和发展模式进步。以其中与中国周边地区密切相关的6条重要经济合作走廊为例,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密切地串联起来,形成了相互嵌入式的区域合作利益共享网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多条线路,将中国同周边海上邻国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海上合作网络。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模式尤其具有代表性。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连云港共建物流合作基地,在中哈边境共建“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使得哈萨克斯坦这个中亚内陆国家借助新亚欧大陆桥走向了太平洋。对于中亚国家来说,中国不是一座山,而是纽带和桥梁,中亚国家借助这个纽带将自身的影响和利益延伸到太平洋地区。

2022年11月,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大型机械正在装运集装箱。王健民 摄

   中新社 记者:近年来,有人热衷炒作“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为何说这是纯粹的污蔑和抹黑?

  邢广程:毫无疑问,这些炒作、抹黑和歪曲掺杂进了狭隘的政治算计,探究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则与一些西方人头脑中固有的“认识黑洞”有关,基于西方殖民史经验所形成的“认识黑洞”限制了他们正视“一带一路”倡议为当今世界全球化繁荣与人类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发展进程中给自己同时也给世界一个可供选择的综合性方案,最突出特点是中国与世界相互合作的融合性。“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要素是“五通”,即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纹路是“五路”,即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从“五通”和“五路”可以明确看到,“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合作的方案,而不是中国自己单独推进的方案,也不是中国强制推行而其他国家被迫接受的霸权方案,更不是中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世界的方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中国基于西方崛起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而阐发的,它不走西方殖民和强制的老路,与西方过去走向世界的战略思维有本质不同。一些人抱有偏见,以为一个大国逢强必霸,但中国的融合式发展逻辑与此有本质不同。那种以西方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模式,揣度和认识“一带一路”的行为,得出的必然是错误的结论。

2023年9月13日,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侯宇 摄

  众所周知,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共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对全世界的庄严宣示,也明确意味着,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

  近年来,中国秉承和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丝路精神,勾画了经济合作和多边贸易发展的新愿景。这一过程中,中国践行互利共赢原则、包容互鉴思想、亲诚惠容理念等,真实可见地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中新社 记者:在十周年的节点展望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应更加注重哪些方面的工作?

  邢广程:当今的国际社会复杂多变,世界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甚至危险的因素,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谱写的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新篇章,是中国试图用最直接、最简洁、最明了和最淳朴的理念、方式和行动告诉世界,只有通过持久的、深度的、全面的和真诚的国际合作,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安宁、幸福和繁荣。

2023年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杨可佳 摄

  未来,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应更加注意处理好与泛欧亚大陆各种主要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周边国际环境,而是伸延到泛欧亚大陆具有洲际区域合作性质的更大空间。该区域合作涉及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国发展战略和政策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各有差别,与中国的关系状态也不相同。这些都增加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难度和不确定因素。由此,不断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政策协调,统筹好经济合作与安全等其他领域合作间的关系,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发展的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完)

  受访者简介: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

  邢广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一级研究员、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2013年获俄罗斯“普希金”奖章,2018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20年被授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荣誉博士”称号。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