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3:25:27 来源: sp20241230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连接起了房良村村民和民建会员之间一段特殊的“亲情”。2013年12月,在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的统筹协调下,北京市各民主党派重点支持门头沟区发展“8+1”行动正式启动实施。2019年,民建北京市委会创新“名誉户主”帮扶模式,组织民建丰台、石景山、门头沟区工委各支部及专委会,到房良村当起了12户低收入家庭中的“名誉户主”。过去的5年间,民建会员数次翻山越岭,与房良村民结下的情缘,已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民建石景山区工委综合支部主委敖青军与汤学红交谈。(《中国新闻》报 任德辉 摄)平阿姨家多了个“亲闺女”
“平阿姨,您在家吗?”5月10日,民建丰台区工委铁匠营支部会员们推开了平秀艳家的大门。小院干净整洁,平秀艳热情地打着招呼。她告诉大家,铁匠营支部主委刘敏刚刚打过电话唠家常。
“这几天刘敏知道我要去看病,她就跟我说哪家医院有她认识的大夫。看病这事,我之前都不敢告诉她,怕她又要掏钱。”平秀艳说。
平日里,平秀艳的两个女儿不在身边生活,自老伴蔡永春因病去世后,她便独自住在这一方小院里。刘敏放心不下,经常给她打电话。“我像多了个闺女”,平秀艳说。
对平秀艳一家,丰台区工委铁匠营支部的关心是全方位的。蔡永春生前,这户家庭的年收入仅为9600元。家里虽然种了核桃树,但没时间精力打理,核桃有时只能烂在树上。铁匠营支部成了平秀艳家的“名誉户主”后,先是上门探望、了解需求、确定帮扶方案,之后为蔡永春送医、送药、约专家医疗团队出治疗方案,还以购买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整修房屋、帮忙采摘、购买滞销核桃等形式,累计实现经济帮扶10余万元。
“我们既然当上了‘名誉户主’,就得承担起身为户主的责任。”刘敏说。
种核桃的底气
说起以前卖核桃有多难,75岁的王存皱起了眉头。房良村的土壤不适宜种粮食,很多村民都以种核桃作为家庭的经济来源。然而,王存上了年纪,二三十斤的核桃想背下山不容易。如果当天卖得不好,还要走上几里路把没卖完的核桃背回来。
同村的汤学红也面临着类似的困难。汤学红年近六旬,家中经济收入来源主要就是村中承包的几亩核桃树。然而,家有年迈公婆和上小学的孙子需要照顾,老伴和孩子都在市里打工,不能经常回家,她本人也有腿疾,摘核桃、卖核桃对汤学红来说都是难事。
为帮王存卖核桃,民建门头沟区工委第二支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一边组织会员帮王存摘核桃,运往企业直营店销售;一边利用网络渠道销售。
民建石景山区工委综合支部成为汤学红家“名誉户主”后,经调研发现,房良村产出1斤核桃干果只能卖10元,而加工成核桃油,1斤油的售价能达150元左右。于是,支部通过房良村村委会向村民捐赠了一台价值近万元的核桃榨油机,为全村的核桃销售打通了新渠道。“民建各支部通过‘点对点’的形式开展帮扶,能够让民建会员深入到村民家中,精准满足每户家庭的生活需要。”房良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杨在群说。
“平时2小时的路,送物资那天开了5个小时”
自家种的李子、刚晒好的海棠干、新摘的苏子叶……每次从王存家离开时,民建门头沟区工委第二支部主委王颖总会收到王存夫妇的“小心意”。“叔叔阿姨总说这些东西没打算拿去卖,非要送给我们。”王颖说。
民建会员们与房良村村民的这份情谊,经受住了自然灾害的考验。2023年7月,北京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房良村正位于受灾中心地区。灾情发生后,民建各支部多次尝试联系帮扶户,却由于通讯中断,直到8月4日才联系上村书记和村干部。当民建会员们得知房良村的“亲人”们都被及时转移、安然无恙时,终于松了口气。
随后,“名誉户主”们收到了房良村村干部田凤云的求助信息。很快,各区工委组织起多路运输车辆,满载着米、面、油、消毒液、卫生纸、纯净水等日常用品,分批次将支援物资送到了村民手中。“通往房良村的路都断了,车只能绕道走。我们平时开车过来也就2个小时不到,送物资那天走了5个小时。”民建石景山区工委综合支部主委敖青军说。
如今,经过一年灾后重建,村民们的生活也逐步回到正轨。在雁翅镇镇政府的支持下,房良村村集体新建起了2个蔬菜大棚。“这些大棚里种什么?怎么种?民建会员们可以为村里提供蔬菜品种和技术上的支持,打通下游的销售渠道,帮助村里打造‘高科技’蔬菜大棚。”杨在群说。
今年4月21日,民建北京市委在门头沟区雁翅镇高台村举行了新一轮的“名誉户主”签约仪式。来自民建西城区委的五个支部成了高台村5户家庭的“名誉户主”。“希望广大会员以‘名誉户主’结对帮扶制度为锚点,辐射带动整个高台村经济产业发展。”民建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苏健说。新的帮扶故事还在续写……(完)(《中国新闻》报 作者 李腾飞 任德辉)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