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苏皖交界乡村年货大集见闻:传统小手艺承载大年味

发布时间:2024-12-23 07:27:21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网 徐州1月30日电(朱志庚)农历腊月二十,苏皖交界之处的桃园乡村大集“年味”渐浓,喜庆的大红灯笼、对联早早地沿街挂起。大街上,抽着旱烟袋赶集打散酒的耄耋老人、围着糖画摊子打转转的幼童、赶着过年回家举办婚礼的打工人……人潮涌动,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桃园镇街上每逢农历日期三、五、八、十,都会成大集,苏皖两地十里八乡的百姓扶老携幼结伴来赶集。热闹的乡村大集,发展到今天已不仅是买卖交易的场所,赶集的意义在于“赶”的是温暖人情,是中国人骨子里过春节的仪式感。

孩童看着馋人的糖画。 朱志庚 摄

  不少孩童围在糖画摊子周围,小眼睛一直盯着红铜色的糖画,拉着长辈的手闹着要买。“打春以后是龙年,这叫‘飞龙在天’,寓意好,卖得最多!”卖糖画的师傅介绍,他做全了十二生肖糖画,结果还是龙形的糖画更受欢迎。

新出锅的酒糟在阳光下晾晒,招揽大量顾客前来买酒。朱志庚 摄

  沿着老街巷向南走,不远处一家高粱烧酒坊正在酿酒,五六个老者提着酒桶正排队打酒。年过六旬的胡师傅提着酒桶从店里出来,忍不住又低头闻了闻酒。胡师傅说:“这是高粱原浆,现烧现卖,味道很好,价钱公道,我平时就好这口。马上就要过年了,打几桶好酒招待亲戚。”

  酒坊老板冯奇来自四川,在他们家乡,几乎家家都会酿酒。“来这边开店七八年了,这条街上人多,老顾客也多,酒销量一年比一年多。”冯奇说,蒸酒设备就摆在门口,现蒸现卖,老百姓看得见的真粮食酒。在乡村逢年过节,老百姓打酒摆席庆祝,满满的仪式感。

  欢欢喜喜过大年,除了酒,还得有肉。在桃园镇蟠桃农贸市场门口,切开的鲜猪肉挂了一排又一排。村民们围着鲜肉翻来翻去仔细挑选。“五花肉12元一斤,咱这主要讲究质量,因此也揽来大量回头客。”肉摊老板殷上海说,买年货,猪肉必不可少。他早早就联系了供货商,预定了不少货,保证肉量充足。

  熟食,也是年货的必需品。安徽的李子庭大老远地开车来到桃园镇赶大集,卖熟牛肉。“这边集市大,人也多,路边就可以摆摊,很方便卖货。”李子庭说,大家都在备年货,牛肉很好卖,销量还不错。他也会把这边的香肠、烧鸡等特产买些回去,让家人过年尝尝。

一锅老味的爆米花新鲜出炉。朱志庚 摄

  热闹的集市上忽然传来爆米花机子的响声,随之传来缕缕清香。在一团团白色雾气中,人们围上前品尝爆米花。60多岁的王阿姨想在春节前多加工一些米花、麦花、玉米花储存一下。因为回家过年的孙子、孙女最喜欢吃,也是准备招待大年初一清晨上门拜年的亲友。

老木匠马远红展示他手工制作的木质锅篦子。朱志庚 摄

  “多年前的老味道,特别香!”70岁的马远红品尝了一把爆米花后回到自己的摊位。他是一名木匠,从事这一行当已有50余年。当天,他拉来卖的手工家具多是木制的桌椅板凳,材料为槐木、桑木、柳木等,结实耐用。马远红说,年关将至,家家都要剁肉包饺子。所以当天他多拉了几个案桌、锅篦子过来,还不到中午12点就卖完了。

睢宁桃园大集东边的甜油生产车间,成排的大缸摆满场地。 朱志庚 摄

  有一种特色调料叫甜油,是睢宁县特产。在桃园大集东边不远一处百余亩的苗圃中,当地知名的甜油生产匠人刘胜利开办了一家休闲农场。除了花木、餐饮之外,刘胜利还传承父辈手艺酿造甜油、酱油、老陈醋,自制特色腊肉,成为当地一绝。

酿造手艺人刘胜利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检查甜油质量,为村民购买年货做准备。朱志庚 摄

  30多年前,刘胜利的父亲在桃园老街上开了一家酱园,专门卖甜油、酱油、醋,生意很好。刘胜利开了休闲农场后,就想着使用自制的调料,保证饭菜质量。2023年,刘胜利做了百余缸甜油,还有几十缸酱油、醋以及腊肉。目前生产的调料除了自用之外,附近村民也会经常来买。

用传统方法腌制好的腊肉在冬日的阳光下晾晒。朱志庚 摄

  “平时,我家的腊肉就很受欢迎。快过年了,农场已经制作了近万斤上好腊肉。”刘胜利说,下一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他准备建造厂房扩大生产,不仅能把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小手艺发扬光大,还能大幅度增加周边村民的收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