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愿景 吾辈使命(学海泛舟)

发布时间:2024-11-05 08:40:46 来源: sp20241105

党新元在学院年度研讨会上演讲。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党新元(左一)在博士中期答辩后与评审老师合影。

党新元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目前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进行建筑物理与可持续性设计博士研究。比利时鲁汶大学有近600年的科研传统,一些研究领域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

党新元在国内读本科时学的是土木工程,在硕士阶段研究建筑技术。几年前,他在中欧建筑物理大会上演讲,结识了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演讲结束后,他们通过邮件,共同拟订了建筑遗产保护的跨学科研究计划,他也因此踏上了前往鲁汶大学的读博之旅。

我的课题研究需要我充分发挥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的双专业背景,运用物理、材料与环境等专业理论方法,应用于历史建筑评估与遗产保护等现实场景。在研究学习之余,我也在参观、考察中保持着对人文历史和城市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发起建筑物理研究

我所学的建筑物理专业,主要解决热、水、光、风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各国有大量既有建筑面临维护和改造,需要评估现状环境并采取优化措施,而这一专业正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因而广泛开设。

建筑物理的关注范围广泛,注重实践和多学科知识整合。例如我在博士一年级修读的结构修复课,会涉及本硕阶段学习的结构、材料、力学,甚至高中阶段的物理化知识,需要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调动知识点,应对具体的工程案例。

我的研究内容从物理现象到数学公式,从实验监测到编程仿真,看似与遗产保护工作无关,实际上这些实验和计算得到的基础数据,正是未来进行既有建筑环境评估和改造设计的重要资料。

这套科学量化的建筑环境研究方法,在各国有很多实践。然而,大多数遗产保护的从业者并不具备太多的数学物理背景,不清楚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和错误。为了量化这些风险,我与导师共同发起了一项合作研究,邀请全球研究人员和从业者采用各自软件,对同组墙体的传湿、传热进行独立计算,再将各自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最终有来自22个国家近60个团队参与。我有幸与许多早有耳闻的顶尖学者交流、研究,也借此机会了解欧洲乃至全球各国的建筑物理研究进展。目前研究仍在进行,我期待更多有趣的发现。

在走访城市中思考

在研究工作中,我从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专家那里得知,欧洲对于遗产的定义不局限于著名古迹遗址,而也将“上了年纪”的普通老房子纳入其中。后者虽没有过于突出的美学或历史价值,但其色调、材料、工艺等往往彰显了独特的时空特征,成为历史古街、古村、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们多是代代相传的私人住宅,但任何改造、加建、修缮等工程,尤其是立面色调材质的改动,都需要经过相关专业机构的许可和指导,一些组织还为遗产业主提供环境监测和维护指南等服务。

在欧洲,拆旧建新,限制重重,不过一般允许内部改造及保留立面的适应性改造。因此在今天,我们能看到公元前后的罗马、中世纪的锡耶纳、19世纪的巴黎……再小的城市也会有自己的博物馆见证历史传统,众多的历史建筑仍在当下延续人们的共同记忆。

我时常到鲁汶市中心闲逛。历经数个世纪维修改造的教堂是这里重要的建筑,教堂背面的街道每到周末就会举行盛大的市集,售卖果蔬、甜点、古董、唱片、书籍……不远处便是欧洲最长酒吧街,沿街商铺设置露天啤酒卡座。骑行者穿行,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徒步者悠然而行,打算来这里淘宝。坐饮者用刀叉分割小食,安逸地享受着阳光与清风,气泡在酒杯中翻腾。

这幢矗立数百年的哥特教堂,见证了这座西欧小城的变迁,石构建筑的厚重质感凸显着历史与传统。行走或安坐的人们,一边享受着工业时代后的商品,一边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我想,设计出全新的城市也许容易,但同时激活历史传统与现实活力却需要想象力。

城市方案中的中国智慧

旅欧3年来的研究学习和参观交流,拓展了我的知识储备,更提升了我的专业认知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我意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呈现,城市环境是物质和人文要素交织的复杂系统。在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方面,中国也在向世界贡献智慧。

于遗产保护,“数字故宫”和“数字敦煌”让建筑和藏品在虚拟世界重获新生,通过扫描测绘,捕获高清影像,拥抱虚拟技术实现场景漫游。历史不再沉睡于库房之中或书本之上,而是在感官体验中实现了穿越时空的互动,新旧融合,让记忆续写。

于城市发展,苏州老城采取“微更新”,一方面尊重历史原貌,全域建筑限高,材质和色彩严格管控,对传统民居、古桥、古道进行精细化修复,另一方面在局部改造和功能提升中引入现代科技,通过地下管廊建设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同时全景建模的数字孪生城市提供多媒体文化体验和现代化生活服务。

传承历史文化,优化人居环境,提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这是时代愿景,更是吾辈使命。我将继续钻研专业,将在欧洲研学所获的知识与技能,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历史环境的监测评估和文物数字化保护等维度的实践,深入学思,守正创新,在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新进程中,为历史文脉赓续和人居环境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物理与可持续性设计专业博士生)

(责编:李依环、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