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倡导肺癌精准检测下个体化治疗、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发布时间:2024-12-05 20:42:05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上海6月26日电(记者 陈静)随着医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肺癌是一组分型众多的疾病”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精准检测之后对症下药,成为肺癌诊疗的“标配动作”。记者25日了解到,如今, ALK、EGFR等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也不断提升。

  正值健康素养月,“为生命加时”肺癌科普系列媒体沙龙举行。权威专家围绕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期间公布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分享了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长生存的故事以及可预见的肺癌慢病化长期管理关键点。“过去,肺癌的治疗可能只有放疗、化疗,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武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给肺癌的临床治疗格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肺癌领域很多重磅临床研究的‘出炉’也大大改变了临床实践,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表示,“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精准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提升创新药物在基层的可及性,并且将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患者的长期管理等需求考虑在内,才能帮助肺癌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周彩存教授发言。( 中新网 记者陈静 摄)

  专家以有典型侵袭性的恶性肿瘤——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例介绍,不少患者会在确诊后两年内出现脑转移。周彩存教授告诉记者,ALK抑制剂的出现,显著改善了这类患者的临床结局。最新研究数据显示,ALK阳性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第三代ALK抑制剂的治疗,有60%可以实现5年都不出现疾病进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名誉主任韩宝惠教授看来,如果患者在5年以上都没有出现疾病的进展,一般可以称之为临床潜在治愈。“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临床研究中挖掘更多数据和经验,让医生和患者共同掌握长期用药的有效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才更有保证,也更利于晚期肺癌向慢病的转化。”他表示。

韩宝惠教授分享观点。( 中新网 记者 陈静摄)

  “中国临床研究在国际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能够提供大量的研究数据,为全球研究提供更多科学证据与洞察。如果能有更多患者、公众了解到这些进步,就会对整体的癌症防治产生积极的影响。”周彩存教授直言,实现治愈肺癌的目标,除了治疗方案的进步之外,也需要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让患者建立长生存的希望与信念。

  韩宝惠教授亦表示,将医学进步最新的、正确的、规范的信息传递出去,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帮助他们活得更久、更好。(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