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上海医疗机构激励“工匠型”医生深耕诊疗

发布时间:2024-10-30 17:11:43 来源: sp20241030

   中新网 上海1月24日电(记者 陈静)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过程中,医生也需要不断成长。

  记者24日获悉,上海的医疗机构正探索开展多元化人才评价,为医教研齐头并进的复合型、特别擅长临床技能的“工匠型”、精于科学研究的科研型医务人员提供不同培养路径。这不仅拓宽了职业发展通道,更激发了内驱力,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服务于患者,进而推动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胸外科专家吉春宇两次成功获聘 “工匠型”医生,对患者耐心、贴心;手术技术高超是同行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

  记者走访上海市胸科医院了解到,该院率先探索评聘“工匠型”医生。这是一种体现技术含量、责任风险、手术难易程度、诊疗规范等要素的评聘体系。医院方面希望打造出具有“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高超医技,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职业精神”的“工匠型”医师队伍。

上海市胸科医院“工匠型”医师评聘会现场。(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

  医院方面表示,高难度手术数量和质量、临床新技术、患者满意及同行专家的认可是评判“工匠型”医生的核心原则。该院人力资源部主任黄海红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阶段以培养复合型医师队伍为导向,重视医、教、研全面发展;而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阶段,医院希望注重医务人员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出医生们的特长和实力。

  为何要给“工匠型”医生另辟蹊径?该院告诉记者,是为了“术业有专攻”,部分临床业务水平特别精湛、手术技术特别过硬的医生,如果“一刀切”完全按照复合型医师的标准,会给他们的职称晋升之路带来阻碍。这样反而不公平,也不利于人才培育和发展。

  2020年,该院首次在胸外科、肿瘤外科探索试点“工匠型”高级职称聘任。通过严格资格审核,临床能力出色的医生中,佼佼者可以入围,获得参聘资格;再经过更为细致的考评,杰出代表最终成功晋升。什么样的医生有资格参加评审?据了解,有两个维度:一是患者口碑和日常医疗服务质量,二是同行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程度。如有特别优秀的医生,凭借创新性的技术实力,还可以“破格”。

  该院心内科医生姜伟峰以“2022年作为主刀完成国际上第一例复杂心脏畸形(下腔静脉闭锁合并镜面右位心)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并以通讯作者身份将该病例作为病例报道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为技术特长“破格”评聘上工匠师副主任医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市胸科医院的职称聘任为三年一周期。2023年,该院进一步拓展了“工匠型”医师评聘适用的科室范围,基本覆盖了需要手术操作的所有科室。这一年,角逐更为激烈,医院严把考评关,贯彻“工匠”培育精神,选出了临床能力优秀的医生代表。据透露,今后,在探索分层分类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医院会考虑推广至更多的临床医技科室。

  胸外科专家吉春宇两次成功获聘“工匠型”医生,对患者耐心、贴心;手术技术高超是同行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从1997年大学毕业进入上海市胸科医院至今,他一直在临床一线提升诊疗能力和手术技巧。吉春宇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平时病人真的很多,如果是上午的门诊,一般要看到下午2、3点;若是下午的门诊,常常会看到晚上9点后。去年一年,吉春宇的手术量超过1500台,其中大部分都是三、四级高难度手术。他曾在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胸外科规范与手术巅峰展示会专家组复杂肺手术中,获得华东地区第二名的佳绩。

  谈及两次获评“工匠型”高级职称,吉春宇表示,医院探索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非常好,获评“工匠型”高级职称对自己是一种激励,是多年的辛勤投入得到了医院和同行认可的体现。另一方面,对他来说,获评高级职称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带团队并有了收治复杂病例的资格。这样,他可以把自己从老一辈专家那里传承下来、多年潜心钻研的高难度诊疗技术传承下去,帮助更多年轻医生成长,造福更多患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工匠型”医师的评聘,并不意味着科研不重要。上海市胸科医院倡导“工匠型”医师在深耕临床的同时,也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来开展临床研究,然后反哺解决临床问题,最终让患者真正受益。据了解,为了帮助更多医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成长。该院不断增加招募博士后和配置专职科研队伍,促进临床和科研的强强联合,为实现临床研究型高质量专科医院的战略目标努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