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减贫经验 共促全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4 09:36:57 来源: sp20250104

  近日,以“共促全球减贫进程、共建和谐美丽乡村”为主题的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同期举办“2024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和“2024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来自30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和10个国际机构的代表等300人出席论坛。与会人士表示,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为其他国家解决贫困提供了借鉴,分享减贫经验对携手推动国际减贫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探索减贫合作新路径”

  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中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自创办以来已举办12届,成为减贫与发展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机制性交流平台,助力中外各界交流经验、推动合作。本届论坛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主办、中国国际减贫中心承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支持单位。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不同国家在减贫领域取得的进展,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探讨未来合作拓宽了思路。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贺信中表示,论坛强调了共同应对全球贫困问题的重要性。他呼吁各国设立以人为本的机构和制度,全面实施《未来契约》,团结一致,让贫困成为历史。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表示,论坛为各方了解彼此消除贫困的经验提供了平台,有助于促进国际减贫合作。他说,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减贫经验对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提升减贫工作效率大有益处。

  柬埔寨农村发展部国务秘书索贡表示:“论坛提供了绝佳的机遇,让各方可以共享减贫经验,共同探索减贫合作新路径。”

  在乌兹别克斯坦发展就业和企业署副署长绍纳扎罗夫看来,通过参与论坛,各方可以共享在全球减贫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实践经验,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向前发展。

  “中国的减贫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中国减贫成就和乡村全面振兴成果,成为与会各方的热议话题。

  “中国的减贫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胜利,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各国学习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有助于解决自身的贫困问题。

  索贡表示,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国的减贫经验不断启发着其他发展中国家,为柬埔寨提供了宝贵借鉴”。他表示,近年来,柬埔寨与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例如,2021年1月启动的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就是将中国的扶贫经验与柬埔寨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当地村庄带来许多发展变化。

  巴西社会发展和援助、家庭和抗击饥饿部特别秘书瓦莱丽亚·布里蒂高度评价中国在减贫方面所展现出的领导力,希望未来巴中两国加强在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利比里亚农业部部长助理弗朗西斯·穆尔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带领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我们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提高利比里亚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弗朗西斯·穆尔巴表示,通过推广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利比里亚粮食产量明显提升。“中国专家也正在帮助利比里亚农民掌握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期待与中国不断深化在减贫领域的合作”

  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通过实施南南合作项目、农业援外项目、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等,助推全球减贫进程。

  2017年至2020年,中老双方在老挝万象市和琅勃拉邦省实施的援老挝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取得良好效果,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老挝农林部部长林康·端沙万举例说,老中铁路的开通提升了老挝发展潜力,加快了老挝发展步伐,刺激了区域经济增长。“相信通过我们携手合作,老中两国在农村发展和减贫方面一定能够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缅甸合作社和农村发展部常务秘书康佐表示,得益于中国的支持,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以该项目为代表的减贫行动,不仅改善了缅甸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还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了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可及性。缅甸正借鉴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在其他地区建设智慧农村,通过把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相结合,提高农村生产力,增进农村居民福祉。

  塞内加尔驻华使馆一等参赞阿卜杜赫曼·迪乌夫对本报记者表示,塞内加尔和中国在农业领域合作密切。多年来,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塞内加尔农民提供水稻、花生、蔬菜等栽培技术培训,提高了当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在论坛上了解到更多中国减贫经验,期待与中国不断深化在减贫领域的合作。”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3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