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9:53:08 来源: sp20241124
步伐稳健、定位精准、动作流畅,快速完成汽车流水线上的质检、搬运、分拣等任务……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家中国企业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引人关注。
以汽车质检为例,一些人形机器人可在60—80秒内完成,契合了当前最先进汽车工厂“每分钟生产一辆车”的生产节奏。除了“进厂打工”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具备奔跑、爬楼、泡咖啡、踢足球、开展外科手术等“绝活”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
工具变革能促进效率显著提升,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在辽宁一家企业的装配调试车间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听说该企业生产的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领域,指出“过去我们要解决的是能不能造汽车的问题,接着又解决了能不能造好车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解决能不能生产造好车的装备问题。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工具,机器人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可以不受场景、地域限制,自由出入各类场合,并拥有会思考的“大脑”。可以说,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创新,并引发生产力的跃升。
然而,人体构造精密而复杂,打造一款人形机器人绝非易事,需要集合多学科领域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包括人工智能、算法、芯片、软件、伺服电机等,目前产业短板还不少。锚定加强科技创新不动摇,推动关键技术加速演进、应用场景加快完善,解决好设计能力薄弱、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足等问题,才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设计能力,需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努力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广东深圳的一家机器人企业联合各方力量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不仅将伺服驱动器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从四成提升至九成以上,还为机器人设计出了仿人五指灵巧手和二指夹爪等不同的“手”。作为最活跃的创新力量,企业应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做好统筹协调,与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研究项目、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推动人形机器人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研发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做好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大文章,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机器人“灵巧手”的产业化为例,既离不开高精度传感器、材料技术和驱动器的上游支持,也需要复杂系统集成和算法开发的中游协调,还需要应用场景适配和市场推广的下游配合。让产学研、上下游、各环节相互助力、协同发展,形成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完整闭环,是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质效的关键所在。
目前,《“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皆已落地实施。畅通连接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快车道,依托零部件优势推进整机开发,依托应用场景丰富优势锤炼核心技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抢滩人形机器人的黄金赛道,我们必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1日 05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