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杨军:教师让出一小步,学生前进一大步

发布时间:2025-01-07 21:12:36 来源: sp20250107

  语文课能怎么上?飞花令、拼贴诗、角色扮演……如今,学生们的参与让语文课越来越“好玩”。在云南省玉溪一中的语文课堂上,教学是由一个个问题推动的:余光中经历了什么才写下《乡愁》?贾宝玉的出走是觉醒还是叛逆?

  提问的人是今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民进会员杨军。自1993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杨军便来到玉溪一中担任语文教师。三十多年过去,他带出了不少出色的学生,取得教学佳绩的“秘诀”是什么?近日,杨军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教什么、怎么教”是杨军刚站上讲台时就开始思考的问题。曾经的求学经历让他不想成为“左手拿教材、右手拿教参”的老师,他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讲台。如何创造?杨军找到的办法是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与文学审美,“具备一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眼睛”。

  语文的深处是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小说单元选入了卡夫卡、伍尔夫、贝克特、马尔克斯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卡夫卡笔下荒诞变形的形象有怎样的意义?伍尔夫意识流文学的漫谈中反映了何种心理状态?在杨军的课上,一个个问题经由文本被抛出,在文学表达和文本解读之间,哲学的意义就此浮现。

  在杨军看来,解读文本不仅要有哲学的“深”,还要体现文学的“美”。如果只是“抠字眼”,那么文章便成了可供拆解的“文块”,文本丰富的意蕴被简化、舍弃。为了找回语文的美感,杨军在授课时鼓励学生尽力还原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以更好地理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毅然赴死的刘和珍君是“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勇士,也是平日里脸上总挂着温和笑容、爱读鲁迅文章的学生;夏夜独游荷塘赏月色的朱自清不仅怀着对国家前景飘摇的哀愁,还有一丝“难得片刻清闲”的淡淡喜悦……

  杨军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艺术作品中照鉴自己的灵魂,发现自身的美德,这就是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杨军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变成了思辨课、戏剧文学课、知识竞赛课。同为臣子进谏,《谏太宗十思疏》《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谏”“退”“讽”有什么区别?他们各自用了什么说服策略?谁的说服难度最大、使用的技巧最多?同样着笔于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巴金笔下的《家》和曹雪芹写就的《红楼梦》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何不同?带着一个个问题,学生查找典籍、分析辩论,依据时代背景、人物所处环境、文本描述细节写人物小传,思考碰撞出自己的答案。“如此,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这才是构建动态课堂的意义所在,也才能达到教无定法的教学境界。”杨军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杨军的教育追求。落在学生眼中,杨军是“不拿教材也能出口成章的老师”。杨军解释道:“不拿教案,不拿教材不是不备课,而是想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如庖丁解牛般‘目无全牛’的境界。”

  多年来,杨军在语文教学中时而进一步——给学生们提供作者创作的更多背景信息,时而退一步——让学生们自行探索、揣摩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在一进一退之间形成了他的教学节奏。“语文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也许教师主动让出课堂的一小步,就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一大步。”(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 张乐 实习生 宋珂欣 报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