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3:18:19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转移复发是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已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整体疗效的“瓶颈”。
记者1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团队率先系统刻画了肝癌转移的时空演进全景图谱,揭示了肝癌转移的复杂进化轨迹和克隆选择机制,为研发肝癌转移预测的新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张力烨团队、上海顿慧医疗合作,在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据了解,目前,肝癌转移肿瘤的基因突变和分子表达全景图谱仍缺乏,肝癌在转移过程中的克隆选择等演化规律尚不清晰,导致肝癌转移病灶的临床诊疗仍然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全面深刻认识肝癌转移复发的内在机制,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新策略,已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病人总体生存率的关键课题。
中国专家开展的研究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天津肿瘤医院的肝癌样本库两万多例肝癌手术病人中筛选出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并对原发灶、转移灶和肝内复发灶手术切除样本回顾性多区域取样,开展多组学联合测序分析。这为肝癌转移异质性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时空多组学数据。
据介绍,经典肿瘤进化理论认为,肿瘤转移过程存在进化瓶颈,即:只有少数克隆的肿瘤细胞有能力突破进化压力,形成转移灶,因而普遍认为转移灶的瘤内异质性低于原发灶。本研究提示,肝癌转移灶的瘤内异质性与原发灶相当。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新抗原异质性更高的转移灶具有更弱的抗肿瘤T细胞免疫,且病人预后更差。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肝癌转移病灶的新抗原释放,增强免疫原性,是未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团队还发现,肝癌转移病灶较原发病灶有更高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