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7:21:24 来源: sp20250105
我亲历了近30年来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变迁,觉得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有两个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年初,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民生优先”的原则,从过去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的突击建设模式,转入量力而行、科学有序、可管可控的新常态,不破坏城市生态,不透支城市未来发展,真正把城市建设、管理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就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019年9月,南捕厅街区大板巷开街,迅速成为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是历史街巷复兴的一个成功实践。大板巷东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北近新街口商业中心,位于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东部。十年前这里曾打算改建“城中顶级别墅区”,遭到全社会强烈反对,但区内应保护多少建筑,建设部门和专家长期争执不下。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南京旅游集团转变思路,接受设计专家陈卫新的指导,保护作为历史印记的街巷肌理,重建街巷的公共性,使其成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型空间。
大板巷长仅200米,但两边留存着从明清到现代的多个院落,使其有横向拓展的可能。工作团队以原有街区格局和不同时期历史建筑为基础,精心设计,镶补风貌协调新建筑,在提升街区品质的同时,展现城市自然生长形态。现存所有建筑,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都被活化利用,成为大板巷复兴的资源。这就避免了文物建筑、历史建筑被割裂出原有的生存环境,变成孤立的“展品”而丧失活力。同时,街区统筹规划,实现功能转换,引进与历史街区相适应的“人间烟火”服务业态。院落式生活本是江南市民生活的常态,很容易唤醒人们对过往的记忆。街区改造时,在尽可能保留老城南文化元素基础上,又将大板巷与夫子庙、老门东景区有所区分。大板巷的区位优势由此得以彰显,人们从繁华喧闹的新街口转入大板巷,那一种温馨和谐顿时令人放松,可尽情享受紧张奔波之后的休憩。“老南京”到此,更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这种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是大板巷复兴迅速成为文旅热点、取得经济效益的根基。正如陈卫新所说,大板巷复兴抓住了城市记忆、文化传承的主脉。这也说明,历史街巷保护复兴工作中,选择既有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又有专业技能的专家来指导十分重要。
大板巷复兴成为南京城市更新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为后续历史街巷保护提供了样板范例。这种模式是可以复制的,现在正逐渐向西推进,而且吸引了许多商家排队等候入驻街区,许多还在维修中的建筑就已经被预订了。入驻业态管控严格,必须符合历史建筑保护与街区文化传承的标准,以传统经典为基础,融入创新时尚人文因素,形成集老字号品牌、非遗展示、创新产业、沉浸式演出、文旅休闲于一体的街区风情,让游客得以多方位体验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1年春,以“共生、共建、共享、共处”为宗旨更新的门东小西湖片区开放,在保护街区历史风貌、活化形成新景观的同时,首次在街区内保留了原住居民,成为南京老城区改造的又一个里程碑。
小西湖街区是南京22片历史风貌区之一,是明清风貌特征保存较为完整的居住型街区,但房屋大多年久失修、市政设施严重不足、人均居住面积仅12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小西湖街区保护思路是南京多所大学的研究生志愿者利用假期实地勘察后提出的,专家们对此思路高度赞誉,并确定由东南大学教授韩冬青的团队承担规划设计。
小西湖街区更新团队尊重原住居民意愿,探索“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以院落或幢为单元,分别设计更新方案;同时恢复历史街巷肌理,疏通消防通道,以“微型管廊”技术敷设水、电、煤气等市政管线,并利用街边巷口隙地,见缝插针营造10余处口袋广场,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整体保护、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街区功能活力复兴的新路径。
小西湖街区的开放,标志着南京城市更新从过去“拆、改、留”转变为“留、改、拆”,历史风貌区规划设计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建设资金从过去“就地平衡”转变为新城反哺老城,真正做到了老城改造“以人为本”、为居民谋福利,被誉为“有温度的事业”。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选中,南京小西湖项目获创新设计项目大奖。评委会认为该项目“在社会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2024年,小西湖街区入选住建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案例”。这证明南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的探索和经验,不仅对南京人、南京城有意义,也对全国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有借鉴、启迪、参考作用。
(作者:薛冰,系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