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经济新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8 07:55:58 来源: sp20250108

  民营经济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印发后,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受到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支持25条、市场监管22条、便民办税28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出,聚焦关键环节、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今年,人民日报总编室、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联合推出“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截至12月5日,群众通过“领导留言板”反映各类涉企留言17604件,其中15378件得到了解决或持续关注。针对反映较为集中的民营企业融资、沟通机制、营商环境等话题,记者采访相关领域人士,谈对策、看落实。

  做好金融支持,持续畅通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留言显示,部分中小微企业在经营中存在流动资金不足、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今年以来,多部门多措施并举,继续拓宽渠道、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营经济: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继续用足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中小微企业列入“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的重点方向,将普惠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

  在交通银行公司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周玮看来,金融机构应聚焦打造多层次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民营企业畅通融资渠道。但周玮坦言:“由于部分民营企业存在行业竞争压力大、财务专业度不高等问题,一些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等考虑,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投放会很慎重。”

  对民营企业的一些关键信息缺乏了解,是金融机构“不敢贷”的原因之一。周玮建议,应汇聚多方合力做好民企增信,如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平台,汇集工商、司法、税务等信息,帮助金融机构更好“认识”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工信、科技、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合作和数据对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民营企业“精准画像”。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年报改革,向银行等机构共享经营主体年报数据,帮助经营主体争取融资、招投标等方面优惠政策;浙江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推行信用积分“秒贷”,形成经营主体依法诚信发布年报、运用年报数据反哺经营主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广东深圳推出“个体深信贷”,为资金周转困难、信用评价较好的个体工商户提供纯信用、低利率、全流程线上贷款渠道。

  一些民营企业缺乏厂房等固定资产抵押物,是金融机构“不能贷”的原因之一。周玮建议,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民营企业拥有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金融机构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生产要素流转融资等方面已作出有益探索,应继续帮助民营企业利用现有资产、资源获得资金支持。”

  中信银行投资银行部有关负责人经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在关键创新链和产业链上的主体作用和价值贡献愈发凸显,但传统金融供给与此类企业需求时有不匹配。比如,对急需资金投入研发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银行难以建立信贷关系。

  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金融支持25条,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中信银行投资银行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有助于机构提供全周期综合融资服务,满足企业多元融资需求。

  加强政策解读,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政策千万条,落地第一条。记者发现,留言中很多企业经营者关注惠企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相关留言占总留言量的12.8%。

  12月4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3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估报告显示:企业认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举措不少,落实中需要加大惠企减负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帮助企业知晓并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记者梳理发现,设立民间投资问题反映专栏、涉企投诉渠道等机制,在多份文件中均有提及,相关措施已有多地多部门予以推进。

  目前,相关平台的搭建、完善,正有力解决民营企业的沟通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正加快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定期召开座谈会或专题会议,与个体工商户面对面交流,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问题、对策;山西开发“惠企直通车工作站”微信小程序,公开职能部门联系方式,企业有诉求可一键留言。

  “遇到关于政策的问题,就咨询企业‘管家’。”北京卓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张萍说。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今年推出“一对一”管家式服务,针对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平台企业等625家企业提供指导服务。

  今年5月《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实施,对互联网广告的界定有了新要求。新媒体运营者容易混淆“体验分享”“消费评测”与广告。“我们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困难,工作人员通过具体案例线上指导、线下组织开展专项培训,进行合规引导,解决了我们的痛点、难点。”张萍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做好政策解读,回应企业关切。持续开展百万经营主体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和政策落实情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建议,还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收集企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实现集中反映、高效交流。

  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

  在征集到的留言中,关注政务服务效能的占17.2%,有关涉企公共服务质量的占12.5%,有关拖欠账款的留言约占5.8%。破除准入壁垒、落实公平竞争、提升涉企服务、清欠拖欠账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企业的普遍呼声。

  强化法治保障,聚焦重点关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规制民间借贷“砍头息”“高息转本”等乱象;市场监管部门推出22条举措,包括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等,指向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完善机制保障,切实纾困解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9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强调解决好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求抓紧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央企国企要带头偿还,努力做到应清尽清,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做好大型企业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合同数量、金额的年报公示工作;河南建立通报督促机制,发挥金融缓释作用,对被拖欠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重庆逐笔梳理拖欠账款的还款时间、资金来源,将清欠工作纳入重庆营商环境评价、经营主体培育激励评价和区县城市信用监测;甘肃将清欠进度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加大对恶意拖欠账款案例的曝光;广东深圳建立拖欠账款定期披露、劝告指导、主动执法等制度,加强大型企业应付账款管理,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萍认为,解决账款拖欠难点主要体现在有分歧欠款拖而未决,特别是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账款拖欠时常面对复杂情况。对此,还需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企业行为,研究出台禁止大企业拖欠账款行为的相关规定;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建设,明确分工、协同治理;研究制定规范企业间交易关系的法规,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交易关系。

  今年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落地,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比上季度上升0.2;反映企业信心状况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8.9,比上季度上升0.5;投入指数为83.3,比上季度上升0.4,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有5个投入指数上升。

  在采访中,多地多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发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激发投资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8日 0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