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食堂+”加出服务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4-11-26 06:02:59 来源: sp20241126

  一家养老助餐点,究竟有多少“潜力”?在人们的印象中,助餐点的“本职工作”就是为老人提供可口的饭菜,可西城区的259家“父母食堂”不满足于此。它们有的办起了智能手机应用班、绘画班,有的为辖区“神兽”开办了假期托管班,还有的成了老人拉家常、练合唱的“聚点”,老人们有事没事就往“父母食堂”跑,把这里当成了另一个家。“父母食堂+”,加出了新花样,加到了老人们的心坎里。

  “父母食堂”+课堂

  多元课程解老人“急难愁盼”

  白纸坊街道右北大街社区养老驿站站长黄佳是老人们眼中的贴心人。每天中午,她都准时出现在餐厅里,听听老人们对菜品的反馈,看看能为叔叔阿姨们干点什么。

  “姑娘,你帮阿姨看看,这个二维码对不对,钱数没问题吧?”“到底哪个是扫码支付,我还是不太清楚。”在打餐、结账的过程中,黄佳发现,很多老人对智能手机不熟悉,尤其涉及钱款时,老人容易心慌、手抖,会拉着工作人员反复确认。

  有一次,常来用餐的张俊荣老人拉住黄佳,小声说,“阿姨下午要去医院看病,你能帮阿姨叫个车吗?”虽是举手之劳,可黄佳仍好奇地问:“您回家让子女教教您,彻底学会了多好。”老人眉头紧锁,道出了个中缘由,“儿女在教我的时候缺乏耐心,几下没学会,就说我眼慢手慢,我一下就没信心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张俊荣的“难言之隐”竟是很多老人共同面临的困境。于是,在街道召开推进“父母食堂+”的工作会议上,黄佳提出了这个问题。得知街道已经与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达成合作意向,要在养老助餐点所在驿站定期开设各类培训的时候,黄佳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就这样,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个多月前,一堂“智能手机培训课”在右北大街社区养老驿站里开课了。30多位老人坐在课桌后,一边听讲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叔叔阿姨们别紧张,有问题随时问,别怕打断我。”负责培训的教师张金禹率先为老人们减压。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张金禹带着老人们从开关机开始学起,了解什么是APP,字体该如何调节大小,怎么避免直戳式点击屏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人随时发问,有些老人却默不作声。下课时间到了,几位“沉默”的叔叔阿姨围住张金禹,希望他能单独指导。

  “面对子女,叔叔阿姨碍于面子不好开口,在我面前他们没有这个顾虑。”张金禹说,经过几次接触,老人们现在问起问题来更加放松。“跟着这里的老师学,不用害怕,手把手地教,我以后就不用求人了。”张俊荣笑着说。

  像张俊荣一样在课堂上收获满满的老人不少。类似这样的课程,每周都会在白纸坊街道的各个“父母食堂”养老助餐点开课。在“父母食堂+”的课堂上,除了智能手机应用外,还包括普法、居家照护、手工、绘画等课程,覆盖老年人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父母食堂”+看娃

  “一老”和“一小”的难忘暑假

  多元课程帮助老年人跟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同时也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父母食堂+”的作用远不限于此。

  对于家住德胜街道裕中西里社区的三年级学生徐一川来说,今年的暑假非常特别,因为除了14位小朋友,陪他一起过暑假的,还有社区里的爷爷奶奶们。

  原来,裕中西里社区的老人不少都要照看孙子、孙女。假期来临,眼看“神兽”们在家的时间变长,老人们就向社区提出,希望办一个暑期托管班,缓解带娃压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暂时告别手机、电脑、游戏,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没想到,社区把地点选在了‘父母食堂’所在的驿站,孩子们白天上课,中午和老人们一起用餐,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一位家长说。

  和很多暑期托管班不同,“父母食堂”里的托管班为社区的“一老”和“一小”搭建了共同学习、沟通的平台。年过古稀的张宝英登上讲台,给孩子讲起小兵张嘎、小萝卜头的故事。听着这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英雄的事迹,孩子们特别专注,到了饭点,还缠着张奶奶,央求她再讲一个。

  为了发挥社区老干部、老教师们的优势,托管班还专门安排了传统礼仪、家规、家风等课程。比如,使用筷子的规矩,不能把汤水滴到桌面上,不能扒拉菜等,还有吃饭不能吧唧嘴,都是老人们教的。

  经过爷爷奶奶们的讲解,孩子们对于这些看似“刻板”的规矩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每天中午化身小服务员,为前来用餐的爷爷奶奶打饭、端汤。

  “在家里都是长辈围着我们,在驿站里我们为爷爷奶奶服务,小伙伴们都特别踊跃。”徐一川说。

  就这样,在“父母食堂”里,孩子们从老人身上学知识、听故事、明规矩;老人在孩子们的陪伴下发挥余热、愉悦心情、接触潮流,“一老”和“一小”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如今,这样的互动甚至延伸到了“父母食堂”之外。在社区里,徐一川见到相熟的爷爷奶奶,会主动上前打招呼,帮忙拎东西、推轮椅。而老人们看到为自己端过菜的孩子,也会会心一笑,竖起大拇指。

  尽管托管班只有十几天,可大伙都说,这个点子不仅给双职工家庭排忧解难,还增进了社区的邻里关系,真是一举多得。

  “希望这个寒假还能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过,我还想和他们学学书法和国画呢。”徐一川说。

  “父母食堂”+陪伴

  这里成了老人们的另一个家

  2021年以来,西城在全区范围内的养老驿站、助餐点推出“父母食堂”养老助餐品牌,如今已覆盖15个街道的263个社区。正如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所说,“父母食堂”顾名思义,即用对待父母之心,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在大栅栏街道延寿社区银鹤苑养老驿站,老人们早已把这里当成自己另一个家。站长邓育说,“大爷大妈有啥事都爱到这里聚齐、商量,晚上还找我们聊天呢。”

  为什么银鹤苑对老人的吸引力这么大?关键就在“贴心”二字。邓育说,只要有老人上门,无论是求助还是聊天,工作人员都会放下手头的事,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如果有暂时解决不了的,也会记下来,尽量协调解决。

  “工作人员的热情让我感觉受到了尊重,要是爱答不理的,我也就不来了。”苏阿姨告诉记者,她和邓育的交情源自一件小事。刚推出“父母食堂”那会儿,苏阿姨用餐后发现驿站代卖的桶装水不错,可是,怎么扛回去成了难题。邓育二话没说,把水放在平板车上给老人拉到了家。老人深受感动,一边给邓育递纸巾,一边给她倒水。邓育摆摆手说:“我们就是给街坊邻居服务的,您常来,咱们驿站才有人气。”

  这样的故事,在银鹤苑数不胜数。推出订制菜时,驿站专门联系供货渠道,为老人们烹制可口的鲜笋、蕨菜;为洗浴、出行不便的老人制定助浴、助行等个性化服务方案。

  不久前,邓育发现常来用餐的孤寡老人梁女士愁眉不展。一问才知道,老人的生日快到了,可身边没有亲人、朋友,一个人难免伤心。

  “我们给您过,大伙一起陪着您,热闹热闹。”听了邓育的话,老人一开始并没有当真。可当她在生日当天看到插满蜡烛的生日蛋糕、盖着鸡蛋的长寿面时,眼含热泪。邓育代表驿站为老人送上一捧康乃馨,老人激动地说:“这一辈子,我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生日,真是感谢大家。”

  如今,银鹤苑每天要接待好几批客人。一大早有来做操、锻炼的;中午主要是来吃饭的老人;下午,老人们会过来排节目、唱歌;到了晚上七八点,还有老人饭后来找驿站工作人员唠嗑。

  “我们驿站晚上9点前没关过门。”邓育说,尽管每天很辛苦,可看到叔叔阿姨把这里当成另一个家,她和同事们都很欣慰,干劲也更足了。“吃好只是为老服务的一部分,只有让老人们身心愉悦,有归属感,才能拥有高质量的幸福晚年。”邓育说,银鹤苑的门会一直为辖区老人们敞开,希望叔叔阿姨常来坐坐,一起拉拉家常。(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张骜 文 方非 摄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