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叶记事 以叶传情(博物视界)

发布时间:2024-11-23 02:12:59 来源: sp20241123

  清代贝叶刻本《粘响》。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供图

  版本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2023年10月19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在“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展出的清代贝叶刻本《粘响》前,通伦驻足观摩并感慨道:“老挝也有很多贝叶经,现在在老挝的寺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收藏。”清代贝叶刻本《粘响》同传世的万千珍贵贝叶经一样,是生发于古印度、流传壮大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贝叶文化的重要见证。《粘响》以贝叶为书写载体,内容是明代傣族诗人帕拉纳创作的英雄史诗,讲述猛粘响公主之子苏年达的传奇故事,被称为傣族叙事长诗“五大诗王”之一,体现了丰富厚重的傣族文化。从清代贝叶刻本《粘响》,可以窥见古代中国与南亚古国文明交流的悠远历史。

  从陶石兽骨到金属竹木,从实物纸张到虚拟数字,书写的载体缤纷多样。在东南亚、南亚及我国西双版纳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着一种常见的棕榈科木本植物——贝叶棕。古印度人称之为“pattra”,汉译为“贝叶”,其树叶狭长而耐潮湿。在中国发明的造纸术传到南亚次大陆以前,贝叶如同两河流域泥板、古埃及莎草纸和古代中国的甲骨简牍一样,被用作书写材料。因产生之初记载内容多为佛教典籍,以贝叶为书写载体的文献统称为贝叶经。

  贝叶经的制作与刻写方法十分考究,包括取材、修整、蒸煮、晒压、弹线、制匣、刻写、上色、装帧等复杂的工艺流程。贝叶经过传统特殊工艺处理后,能防水、防腐、防蛀,可保存千百年。装帧制作贝叶经时,按顺序整齐叠放一套长条形散叶,上下夹持以木质或竹质经板,再以棉质或丝质经布包裹经书外部。我国纸质书籍装帧中的梵夹装正是由此发展而来,清代贝叶刻本《粘响》也采用了这种装帧形式。2008年,贝叶经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贝叶经肇始于古印度,公元1至10世纪,古印度佛教徒携带大批贝叶经弘扬佛教。公元7世纪前后,贝叶经传入斯里兰卡,复经缅甸、泰国,传入我国西南边疆傣族地区。傣族先民以老傣文刻写贝叶经,经过选择、加工、整理和改编后的贝叶经不仅包括佛教原典等宗教作品,也包括傣族天文历法、社会历史、生产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世俗性作品,被称为“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典籍”。

  贝叶经的复刻传播千百年来从未间断,数量庞多。据统计,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珍藏有5000多部、2000多种贝叶经,西藏珍藏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1000余函(种)、约6万叶(页)。灿若星河的贝叶经形成了信奉南传佛教的傣泰民族保存的传统文化——贝叶文化。贝叶文化以贝叶经为重要载体,以贝叶经所记录的佛教典籍和傣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贝叶经的制作、刻写、诵咏、供奉等相关活动和民俗传统为典型表现形式。贝叶文化作为一种跨国文化,分布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作为一种地区主流文化,涉及佛教经典、文学作品、医药、天文历法及傣泰民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贝叶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贝叶文学不断发展,后期逐渐产生了散文、议论文、传奇小说、寓言故事等丰富的创作形式,并出现韵文体、散文体和韵散混合体共同繁荣的新气象。例如在云南德宏和西双版纳、景谷、耿马、孟连等傣族地区留存的《祝佐玛赖》《召贺玛》《岩苏岩西和岩披格》均为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一直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化润物细无声,历史纽带筑友谊。贝叶文化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与族群的共同历史记忆,是凝聚共识和聚拢民心的纽带和桥梁。2014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启动,搭建对澜湄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东南亚、南亚贝叶文化传承与保护国际研讨会”“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等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会议相继召开,我国同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签署经典著作互译的出版备忘录,《中国贝叶经全集》《贝叶文库》等贝叶文献古籍相继整理出版,贝叶文化的传承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8日 1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