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追光》:见证时代文艺思潮

发布时间:2025-01-11 07:50:37 来源: sp20250111

原标题:《艺坛追光》:见证时代文艺思潮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新作《艺坛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下简称《艺坛追光》)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纳了从1980年3月5日《好处说好 坏处说坏》发表至今的44年间,仲呈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艺评论,内容涵括小说、电视、电影、话剧、戏剧评论,对文化思潮的感悟,对文艺界前辈、师长的感恩、怀念等。

作为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家园,《光明日报》的文艺评论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全国文艺思潮和文艺创作的风貌。与此同时,一代又一代文艺评论家也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努力以自己的“如椽之笔”,展开文艺批评。

仲呈祥在《光明日报》先后评介了作家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马识途的讽刺小说、周克芹的中篇小说《桔香,桔香》,电视剧《延安颂》《巴桑和她的弟妹们》及电影《血战湘江》等。在浇灌文艺鲜花的同时,他的评论也客观见证了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文艺经历的思潮。

就像老一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一样,仲呈祥也光明正大地高扬自己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立场。他注重在约稿、写稿实践中培养自身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根,培养自身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定力,不趋时复古,也不随风摇摆,而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思维广泛运用于当代文艺批评。

仲呈祥特别推崇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提出的“分析艺术作品的最高标准,既是美学的,又是历史的”这一名言,并将其奉为文艺发展与繁荣的圭臬。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和美学观,关注宏观审美思潮演进和发展,主张文艺求美、美在和谐;他拒绝媚时并公开反对各种形式的文化机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与集团功利主义,反对片面追求收视率、票房等短视行为,对文艺界“过度娱乐化”一再提出批评与警示。

在《艺坛追光》中,仲呈祥一再重申“辩证思维”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由于我们曾经存在过一种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因此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仲呈祥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辩证法,认为不应完全从政治角度理解文艺作品,也不应完全以经济利益衡量审美方式:“金钱可以买来一个民族物质上的美味佳肴,但绝对买不来一个民族健康的文化胃口。”

进入21世纪以来,仲呈祥力倡“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贵在自觉、重在引领、胜在自信”,这些观念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理论本身的鲜明与响亮,更在于它们有着现实的根基,捕捉到了文化艺术潮流涌动的气味。这种扎根于中国现实土壤,敢于面向广大群众的思想理论创造,以鲜明的人文价值立场,与貌似高深实则是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批评划清了界限。

在《艺坛追光》一书中,仲呈祥着重从“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两个层面深入阐述他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他认为,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中华审美风范”,同时还要把美学精神付诸实践。他在对艺术和美学的分析中提出:要守正,才能创新。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文艺的创作、生产、批评才能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熟悉仲呈祥的人都知道,他的现场发言极富感染力、说服力。因此,收入《艺坛追光》中的157篇文艺评论也通俗自然、精炼深刻。在这些评论中,他保持审慎与严谨,同时也对文艺发展中出现的“新芽”予以肯定和鼓励,闪烁着温暖宽厚的光芒。

勇攀文艺高峰,需要文艺家与批评家精诚合作。文艺批评界不妨多一些《艺坛追光》这样的作品。

(作者:傅守祥 邹缠,分别系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

(责编:王连香、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