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朋友圈”:从“生根”到“深耕”

发布时间:2024-12-24 11:37:51 来源: sp20241224

原标题:科研“朋友圈”:从“生根”到“深耕”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医用复合抗菌导管产业化项目、精密电控调压阀控制电路研制与试验产业化项目……11月21日,在2023“浙里好成果”走进绍兴暨环杭州湾创新联盟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上,10项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

记者从绍兴市科技局了解到,这批项目来自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地方研究院。去年6月,在推动成立绍兴市研究院联盟的基础上,绍兴牵头成立了环杭州湾创新联盟这一开放式平台,吸纳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等地的51家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研究院加入。

浙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曹华芬表示,绍兴作为长三角经济带重要城市,是环杭州湾和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融杭联甬接沪”战略,厚植“名士之乡”新优势,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有机融合。

95项成果晒一晒

“高温高储能密度电介质薄膜”突破商业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瓶颈,“磁导航手术机器人”可使医生脱离X射线辐射环境且精准标测和消融心律失常病灶,“菌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开发”适用于医疗大健康等应用场景……活动期间,一份包含95项科技成果的资料汇编尤为瞩目。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相关成果均来自环杭州湾创新联盟成员,每项成果的技术简介、预期效益、合作联系方式等一应俱全。各研究院此次集中展示,旨在以对接活动为契机,通过科研“朋友圈”寻求合作,使成果落地成长。

“其中,面向绍兴本地研究院的科技成果,我们联合专业公司前期开展摸排,已遴选60余项,预计在12月份以创新大赛的形式,精选若干成熟度高、与本地产业适配的成果,在银行授信、技术入股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成果转移转化。”绍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绍兴高端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上虞区国科新材料中试基地进行路演推介。

结合10月下旬走访9家绍兴企业的见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黄政仁在致辞中介绍,绍兴将布局新药研制、双碳科技、新材料、绿色化工等重点产业,将促进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升级作为长期战略,和研究院的大科学装置与优势科研方向能够同频共振,“愿以我们的力量为绍兴的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从研究院聘任成果转化特派员

活动现场,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项目部负责人孙闯、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李照谦、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水清等13人被聘任为绍兴市首批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

自2020年3月落户绍兴嵊州,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深耕厨电领域,多项专利在当地转化,为企业新增销售4亿元以上。周水清介绍,担任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后,自己计划扩大服务范围,促使研究院得以立足嵊州服务整个绍兴,乃至浙江范围内的相关企业。

对此,绍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聘任的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来自绍兴与科研院所共建的研究院,均为高学历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6岁,都有强烈意愿入企开展成果转化工作。

近年来,绍兴将共建研究院作为集聚高端人才、促成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先后引进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35家大院名校共建研究院,全面覆盖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视觉等“万亩千亿”重点产业,累计孵化企业300余家、申请专利2100项、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55个。

该负责人解释说,这些研究院既是研究机构,也是转移转化平台。首批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有技术有资源,政府将完善相应政策,搭台推荐他们入企,帮助企业切实解决技术难题,挖掘更多成果转化的合作机会。

(洪恒飞 记者 江 耘)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