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8:57:22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社 北京3月16日电 题:京城亮马河航线启航 一条河“生动”一座城
中新社 记者 徐婧 杜燕
16日晚,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亮马河6公里航线再度启航,串联沿河“24桥”。“我每周都会来一次,到了夏天水边会长满高高的芦苇,特别漂亮。”从小在河边长大,家住三里屯的王慧媛对亮马河的四季如数家珍。
曾经,亮马河周边牧草丰茂,是皇家御马苑所在。如今,亮马河波光粼粼,穿越多个使馆区、商圈和公园,是城市中珍贵的滨水空间,并形成了80万平方米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不过,在王慧媛的记忆中,这条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围挡围住,近几年才蜕变成现在的模样。
北京亮马河。 中新社 记者 徐婧 摄如她所言,一度杂草丛生的亮马河,变化在五年前悄然“启动”。
“空间碎、通路阻、功能少、形象弱。”AECOM景观设计总监、亮马河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李彦军记得初见亮马河的样子。“但这条河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解释说,在寸土寸金的东三环,这条河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及生态底色。
河流孕育了城市最初的形态。西起北京北护城河,向东汇入坝河的亮马河,朝阳段全长9.3公里,属于北运河水系的一条支流。由于河畔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明代皇家在此设御马苑。相传,古时来京客商的马车队在进城之前,都要在这条小河里给马匹洗刷,等把马身上的水渍晾干了再进城。这条当时被称为“晾马河”的河流,成为后来的“亮马河”。
亮马河一度河床淤积深厚,杂草丛生,乃至河道变窄,成为一条臭水沟。北京市政府从1981年至1985年对亮马河实施分期分段疏浚治理,其目标是“上游为观赏河道,下游为排水河道”。之后,亮马河的综合治理并未停止。
由“治河”到“治城”的转变,从2019年的亮马河治理工程开始,这次不仅是针对河流的治理,还涉及到岸边整体提升。李彦军称,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一河两岸”一体化设计,目的是使建筑、绿地和水面三者“无缝衔接”,使河流的公共空间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文献总结为六大工程:河流整治,实现水清岸绿;慢行连通,实现滨河步道全部连通;桥梁改造,实现桥下行船;景观亮化,夜景中美轮美奂的亮马河成为“网红打卡地”;河湖贯通,把亮马河跟朝阳公园的湖泊联系起来;旅游通航,让游船进入朝阳公园。
“在岸线整治中,除打造亲水水岸外,朝阳区还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加大补水量的同时,将原本笔直的河岸采取宜弯则弯、宽窄结合的设计,提高河水含氧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根据河道特点混合种植了多种挺水植物,既净化水质,还为水生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场所。”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副局长王成志称。
与河相处的过程中,曾出现“小摩擦”。王慧媛回忆说,为保障行人安全,河岸入口处在一段时间里曾使用围挡来隔绝电动车,但与此同时也将婴儿车和轮椅“拒之门外”。不久后,她惊喜地发现围挡换成了“新型无障碍旋转门”,轮椅和婴儿车驶入后转动栏杆,即刻就能通过,“从这扇门感受到了设计者的贴心和友善”。
亮马河沿岸的“新型无障碍旋转门”。 中新社 记者 徐婧 摄“细节有很多。”王成志摸着亮马河畔的倚栏扶手说,不同于常规横平竖直型扶手,沿河的扶手都是向下倾斜13度,按照人体力学设计的;依托岸线的挡土墙设置游人座椅,经过反复“试坐”最终从55厘米降至45厘米,这是人们屈膝落座时最舒适的高度……
每到夏日,河上浆板、皮划艇竞发,可清晰见到水草间的游鱼;岸边运动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春夏秋三季都有花开。王慧媛说,亮马河让她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生生不息。
亮马河成为“网红打卡地”,河岸百余栋楼宇也从昔日“背河发展”逐步形成“沿河经济带”,尤其夜幕下点亮“夜经济”。据统计,2023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期间,亮马河畔的蓝色港湾餐饮销售额较2019年增长80%。
2024年3月16日晚,亮马河6公里航线再度启航,串联“24桥”。 中新社 记者 徐婧 摄亮马河不仅是一条河,如今已是朝阳国际化新地标、北京城市新名片,更是北京城市更新的典范。
随着6公里航线再度启航,亮马河愈加灵动。王成志说,亮马河的治理模式正在推广:在通惠渠(高碑店路-五环路段),1.3公里航线今年将和民众见面;北小河(京承高速路至五环路段)滨水空间建设工程即将进场,为民众带来更多样的亲水体验,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城市的脉动。(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