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2:33:30 来源: sp20241228
如何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防汛避险应知晓)
收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怎么办?如何应对地质灾害,实现成功避险?怎样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进行了采访。
织密“安全网”,发挥“人防+技防”作用
8月初,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推广1—6月全国228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据相关统计,超过80%的案例是群测群防员接收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后,通过加强巡查排查,实现成功避险。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同良介绍,我国已查明27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建立了以26万余名基层监测员为主体的群测群防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些山高坡陡的高位灾害人力难以到达,这就需要‘技防’发挥作用,从以前的‘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不断转变。”刘同良说。
安装在地灾隐患点上的监测预警设备,是紧盯地质灾害风险的“眼睛”。据介绍,全国已有超过5万处地灾隐患点安装了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每天24小时不间断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并自动接入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全国范围数据快速汇聚、重大灾情研判、快速响应等,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服务支撑。
“据统计,近半数险情发生在夜间,短时强降雨引发的滑坡往往具有突发性,预警和疏散时间有限,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具有‘全天候、准实时’的优势,是对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补充。”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地灾监测技术方法室主任张鸣之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成功预警预报灾情险情约640起,“人防+技防”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畅通“关键点”,完善防灾体系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地灾监测预警室主任肖锐铧建议,住在山区或者是汛期前往山区,应随时关注地质灾害预警情况,以便采取防灾避灾措施或调整行程。
收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怎么办?肖锐铧提示,目前我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包括红、橙、黄、蓝4个等级,不同预警级别有不同的响应措施,收到预警信息后,防灾工作人员按照“防灾明白卡”组织相关人员撤离。撤离时不要慌张,要听从防灾工作人员安排,按照避险路线,快速有序撤离到安置点。接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要及时调整行程,避免前往高风险预警区;身处预警区时,要保持冷静并及时求助,注意附近警示标志,远离沟谷、斜坡陡坎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避免在高风险地带逗留。
刘同良说,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防灾减灾成效,但也应看到,我国地质灾害“存量大”,气候变化、破坏性地震等导致“增量快”,人类工程活动等造成“变量多”,目前在减灾和预报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难点,仍需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切实健全完善防灾体系,不断筑牢灾害防线。
打好“主动仗”,做好防范应对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地质灾害数量多、分布广、危害严重,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时空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性强等特点。今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在多地形成严重洪涝灾害,也引发了点多面广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1—7月,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28次,其中Ⅱ级响应1次、Ⅲ级响应9次、Ⅳ级响应18次,涉及25个省份。6月20日以来,自然资源部针对12个省份启动Ⅲ级防御响应,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趋势分析、会商研判和专家调度。
主汛期,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主动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滚动会商,深入研判灾情险情发展形势,在及时发布72小时、24小时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基础上,滚动发布短临预警信息,细化预警单元,逐步提升预警精度。
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汛期分省驻守和机动防御响应,是自然资源部为加强汛期地灾防治建立的工作制度之一。自然资源系统驻守专家长期蹲点、机动专家闻“汛”而动,下乡进村、入户到点,为基层防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据初步统计,今年入汛以来共成功预警预报地质灾害253起,有效避免2443人可能因灾伤亡。(人民日报 记者 常钦)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