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5:31:15 来源: sp20241121
中新网 宁波4月11日电 (张斌 郑俊朋 王嘉欣)宁波大学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学生创业团队围绕动力电池安全难题展开攻坚,实现电芯故障检出能力提升10倍、热失控危险预判能力100%的成果,破解电池安全监测技术“测的晚、测的慢、测不准”的问题,实现电池安全的早期预警。
这支团队全员“00后”,十分年轻,研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产品设计和先进半导体工艺制造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于传感技术。”宁波凝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晓鹏说。原来,团队针对车辆运行过程和热失控特征提出的新一代安全监测框架,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能有效监测预判车辆安全问题,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仍然存在着需要逾越的“鸿沟”——常规传感方法无法实现微弱信号变化的分辨。
好在,这支团队集合了各方面的人才。团队研发力量由微电子类、集成电路类硕博人才组成,通过传感结构创新、传感原理创新、制造方法创新三种方法,将小信号放大10倍甚至100倍,成功实现了电气绝缘性、电池微形变和特征氢气的超灵敏检出。
目前,该团队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认可,于2023年10月获得了第十八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特等奖,并在全国范围进行展览。此后,该团队还受邀参加由共青团浙江省委组织开展的主题展示交流活动,并获得了产业界专家们的一致肯定。汉威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张小水认为,该团队科研成果“深入分析了新能源车电池安全的各个关键节点并开发了相应的高性能传感器,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团队成果做到了热失控更早、更快、更准预警,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代表了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水平。在中国产业升级纯电驱动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下,我相信该团队研发的技术将有效推动中国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的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李昕欣研究员表示。
宁波大学“00后”创业团队依托中国科学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芯片设计制造研究。校方供图目前,陈晓鹏及其团队正积极推进融资,进一步扩大公司人才规模、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量产规模,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依托科研成果创业,是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传统”。
“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创新创业驱动中心为核心,联合院内电子设计竞赛基地、程序设计竞赛基地等在内的8大基地进行项目孵化,以赛学结合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洁说。
据悉,近年来,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均胜电子、舜宇光学、海天塑机、浙江大华等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校友企业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双创项目落地孵化。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近3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370项,国家级双创竞赛奖项12项,授权发明专利324项,发表SCI论文892篇。(完)
【编辑:李岩】